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0章五行之德[1/2页]

    陆渊这些天很忙。

    邦国初立,各种大小事物,比如官制、军制、礼制、律法等等,都需重新理清确定。

    而以上诸多,哪怕全都照抄借用现在越国朝廷的,想要整理出来,也是个麻烦事。

    单靠陆渊一人,想要弄明白这些,根本不可能。

    甚至都没那个精力去弄。

    所以这就必须要帮手了。

    孙思文早就来了。

    自从得到他的召命之后,在三天前,这位负责监督南三府政务的好友,就星夜兼程的赶了过来。

    不止是他,就连孙思文的岳父,邵阳知府崔长青,也在五天前,被陆渊召了过来。

    在这对翁婿的帮助之下,陆渊对于开国事务,才总算弄出了些头绪。

    这一日,孙思文与崔长青整理好了些许思路后,来面见陆渊,汇报工作。

    “按照大王要求,我长沙国立后,不变更法律,只以原本的越律为法,稍加修改后,作为长沙国律。所以此事暂且不急,可以开国之后,着刑部慢慢修改。”

    孙思文先挑了最简单、也最好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开头菜。

    然后话锋又一转,说道:“然则新国初立,除了律法之外,还需确定礼制,大王就算想抄越礼,但也得确认本国五行向属,再以此为根基,重新修订确认长沙国礼。

    当今天下,越国以火为德,故而尚红。周国以木为德,故而尚青。梁国以金为德,故而尚白。

    三国皆有各自推尚之五行,然后便以五行为基础,确定国中礼制。

    礼乃一切之根本,实为重中之重。

    新国开立,无礼而无以立基,所以新朝首开,当确定礼法。”

    在如今这个社会,朝廷统治地方的基石,靠的就是礼治宗法。

    先用用礼法,来规范人们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再用宗法亲情,来使人遵循这些礼法,从而维系地方的安稳。

    所以礼法不确认,王朝基石也就不稳,社稷自然也就难以长久了。

    陆渊自然也清楚这个道理。

    所谓礼法,其实就是名器,就是权力的根源,就是大义名分。

    名器权力可以使人追从,大义名分可以使人认可。

    两者相加,他这新朝便算是稳固了。

    而且礼法的作用,还不仅仅是以上这些。

    陆渊修行仙法,尤其是研究了太平道书,如今感悟天地,越发有所领会。

    他在冥冥之中,也能感应到一些气运所向。

    自己若是真的修行此书,开国立基,那么选对一个正确的五行之德,将极有利于此书修行。

    毕竟这书,修的就是天下人心,修的就是王朝气运。

    此法修炼,本就受到气运之影响。

    故而,不管是为了国朝稳固,还是道法修行,选对一个正确的五行向属,都是极其重要的。

    因此陆渊想了想,问道:“按照礼法,我长沙国应是何种五行?”

    ….这时旁边的崔长青出来道:“若按正统惯例,前朝覆灭之后,新朝鼎立,当取相克之五行。

    如越国为火德,水克火,那么新朝当为水德。

    然则如今越朝尚在,我等取水德,恐为朝廷所忌。

    而且我等并非克灭前朝,而是受越朝册封,也不符合取水德的要求。”

    陆渊闻言默然。

    越国属火,如果他取水德,那不是向世人表明了心迹,他和越国不对付吗?

    如今自己好不容易与越国和缓,接下来还要一起对付周人,确实不是和对方再度生出矛盾的时的时机。

    这般想着,他不由又问道:“那除了五行相克之外,还有何种五行取法?”

    “若不取五行相克,那还有五行相同的取法。”

    崔长青继续道:“我长沙国为越朝所立,那么按照惯例,可取与越朝一样的火德,以示同出一源。

    若这样的话,那我长沙国,便应是火德。

    以火德立国,此最简单。

    我长沙国礼制,也不需大变,直接取用越朝礼制就行。

    只是与越朝同取火德,那么开国之后,难免受其影响。两国礼制相同,习俗相近,异日若越朝有心,或可以此做文章,钳制我国。

    而且越朝如今势已衰颓,若取其相同之德,恐连累新朝气运。

    所以是否以此取五行之德,请大王郑重斟酌。”

    所谓礼制,你可看作政治制度,文化观念。

    若陆渊选择与越国一样的政治制度、文化观念,全盘接受对方的一套逻辑思维。

    那么等到日后越国打过来,便可从这方面着手,进行策反拉拢,分化离间。

    形象点来说,那就是诸夏之内,以天子的大义名分,前来征讨

    那么作为同为诸夏体系,接受了同一套礼制制度的长沙国,天然就会处于大义名份上的不利之处。

    所以礼制、礼制,说的就是用礼来,区分出两种不同的制度,从而区分出两种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文化。

    这样哪怕越国来打陆渊,想要使用他的天子名分,长沙国内也没多少人会认,这就是礼制的重要性了。

    这也是崔长青为什么会说,与越国同属火德,使用越国礼制虽然简单,但却后患无穷的缘故。

    至于后面的气运所累,只不过是委婉的劝说罢了。

    不过相对于他前面的担忧,陆渊倒是更看重他所说的气运。

    因为越国覆灭,实际上已经进入倒计时了。

    当朝的那位大将军,可能要不了两三年,就会取代萧氏,登基为帝。

    到那时,越国火德衰亡,新朝大概率取水德,礼制也会跟着变更,到时陆渊的长沙国和新朝也断了联系,对方的天子大义名分,自然也影响不到他了。

    反倒是越国火德覆灭,是否会牵连到继承越国火德的自己,令陆渊更为担心些。

    ….‘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太平道书,修的是人心气运。

    我如果取火德,那么就相当于大越这颗大树主干中,分出来的一根枝杈。

    大越这颗擎天树倒了,我身为枝杈,又能好到哪去?

    别到时来个气运反噬,功力大退,那就真的冤枉死了。’

    想到这里,陆渊心中便有决定,看着崔长青道:“越室衰颓,火德渐灭,此必亡之相也。我无意取此之德,可还有其它五行取法?”

    崔长青点头道:“其它还有两种取法。一种以本国所处方位,作为取五行之德依据。

    根据五行之理,东方、东南方五行属木;北方五行属水;南方五行属火;东北方、西南方五行属土;西方、西北方五行属金。

    上古三帝,划分九州十域。

    十域者,化外蛮夷也,且不去论。

    九州者,则为徐、青、冀、兖、豫、扬、雍、梁、荆。

    此九州,除西南诸夷外,大越九郡,已占据扬州大部。北面梁国十郡,则占据了青州大部。周国七郡,则占据了雍州过半。

    以扬州方位来算,我洞庭郡属于南方,此为火德。

    以九州方位来算,扬州属东南,此为木德。

    所以大王若以方位来定五行,有火德与木德作选。

    而除了方位之外,还有一选,那便是以大王本人定五行。

    大王起兵之初,若有天地异象,便可根据异象定五行。大王本人受神灵卷顾,便可根据神灵定五行。大王生辰所属为何种,也可以此定五行。甚至大王志向为何,都可定五行。

    以上种种,若大王属于哪项,可自行决之。

    不过此种五行选定,太过简陋,无有传统定理,以此定五行,恐难服天下人心。”

    崔长青将如今世上,大体流行的四种确定五行的依据,一一说了出来,并给了自己的意见。

    陆渊听完,皱眉沉思。

    之前的五行相克,五行相同,已被否决。

    剩下的五行方位,五行相性,就成了最后的选择了。

    ‘不过五行方位的话,以扬州定论,还是火德,这依旧摆脱不了越国影响。但以九州方位来定的话,这是木德。

    可周国便是木德,它是大国,又与我临近。

    我如果取木德,异日和周国交兵,气运恐怕又会为其所制。

第210章五行之德[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