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9章离间阳谋[1/2页]

    对于这位武安侯第二,鉴于对方一连串的战绩,大伙还是挺相信陆渊实力的。

    尤其是陆渊此前,在洞庭郡的时候,就有过奔袭数百里,一举击破南三府十万苗人的战绩。如今又有奔袭数百里,兵围襄阳城,连斩二先天的辉煌大胜。

    有着这些前例在,对于陆渊能否完成此计,成功拿下西川郡,大家是持积极乐观态度的。

    只是虽然如此,但这到底是奔袭数千里,途中要经过襄阳、汉中、西川三郡,更是要耗时月余,期间有着太多太多的意外与可能,危险性也是不能忽视的。

    因此虽然众人一致认为,此行非长沙王莫属。

    但这位大王愿不愿意去做此事,众人心中都是没底。

    迎着众人目光,陆渊沉思一下,然后道:“此策确实甚妙,但从襄去汉中,再从汉中去巫山,途中穿山越岭,过水搭桥,路途怕是有近两千里了。

    如此长途奔袭,险之又险。

    我若行此策,稍有不慎,便是大军覆灭,甚至战死沙场的结局。

    这风险与代价太大了。”

    陆渊看着众人目光,神色平静,如实的说出了其中的难处。

    闻弦而知雅意。

    听他这番话,有了上一次经历的白梦阳,立刻知晓他是何意。

    于是微微颌首,然后神情一肃道:“长沙王此行确实危险辛苦,这次北伐乃我四国之事,一直独让长沙王冒险,是有些不合理。

    然则纵观联军,能执行此任者,非长沙王莫属了。

    此行事关北伐胜负,不可不行。

    这样可好,长沙王可提些要求,只要不是太过难办,那我联军四国,必尽力满足。

    如此以这些条件,换长沙王出兵可行?”

    旁边严望秋听闻,也立刻点头道:“确实,长沙王若有需求可提出来,只要我等能办到的,绝不推脱。”

    苏玄歌也道:“本王亦是如此。”

    而三人一开口,基本也就代表了越、宁海、南海三国的态度。

    此时提出要求,只要三人商量好,也就算定局了。

    见此,陆渊心中总算满意,于是道:“让本王领兵奔袭,也并非不可。但有一点,这次奔袭之后,若能收复西川郡,那本王要渝中、临江、巫山三府。

    将这三府割让于我,那此次奔袭,本王便去了。”

    他看着白梦阳,说出了自己的条件。

    之所以想要渝中、临江、巫山三府,主要还是这几府的位置,太过关键重要。

    西川郡就位在洞庭郡之西,若是让朝廷、或者心向朝廷的济慧圣僧和乔康全掌控了那里,那么在长沙国西侧,便有了两位先天宗师的威胁。

    若是这二人举兵向西,朝廷再从如今掌握的襄阳郡之地,以及豫章郡之地,北、东攻来,那么陆渊顷刻间,便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

    因此对于他来说,如果是能拿下西川郡的东部三府,便可在此就地构筑防线,建立一道西部屏障,将来自西川郡的威胁隔绝于外。….尤其是西川郡是一个盆地,四面多山,道路崎区,有着不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隘。

    这其中,又由于北部和东部为甚。

    就陆渊索要的渝中、临江、巫山三府,其中临江府与巫山府内,便有鱼复、巫山两大雄关。而渝中府更是一座山城,山下环江,以山为墙,以江为池,本身就是一座雄镇。

    若是他能占据这三府,那么只需在渝中府屯驻三万兵马,再令一位先天宗师镇守,那么纵使西川两国倾国来攻,对方也别想打下渝中府。

    如此一来,长沙国西部的威胁,自然也就解除了。

    陆渊便可专心致志,抽出精力来应对越国的威胁。

    这个打算很好,至少对长沙国来很好。但另一方面,对于想要平定三国,再度恢复盛世的越国朝廷来说,却不怎么好了。

    所以对于这个条件,白梦阳能否答应,陆渊也没多大底。

    他也只是说出来,试探一二罢了。

    若对方能答应,自然皆大欢喜,自己白捡个便宜。如果对方不同意,那也无所谓,反正这次去千里奔袭,陆渊是肯定不会去了。

    总结下来,也没什么损失。

    而白梦阳听完他的条件后,果然神色微沉,眼神瞬间凝重,声音稍稍冷了些:“长沙王莫不是开玩笑?西川一郡,朝廷已经许给了济慧圣僧与乔家主。

    大王将这三府要去,那这二位该如何安抚?

    他们此次也为朝廷出人出力,功劳颇多,总不能大王一句话,就将原本许诺对方的国土给拿走吧?”

    且不说西川一郡,关乎朝廷来日平定长沙国的战略。

    就说今日割走了三府,朝廷对于白凤寺与观海山庄就没法交代。

    虽然这两方势力,向来与朝廷交好,而且相较于其他江湖门派,实力也更弱些。

    可真把人逼急了,这两方来个背刺,那对于朝廷来说,都是一场难以想象的大难。

    甚至都不用背刺,只要济慧圣僧和乔康全撤走,这前线战场上,没了两位先天宗师,这场北伐之战,也打不成了。

    到时陆渊纵然奇袭成功,拿回了西川郡,可这对朝廷来说,又有何意义?

    因此这西川郡东三府,对朝廷来说,是底线,绝对不可能割让的。

    不过对于白梦阳的话,陆渊却是道:“我自然知道济慧圣僧和乔家主的功劳,所以此次索要东三府,也并非一味狮子大开口,而是有所补偿的。”

    说到这里,陆渊走到眼前两国地图,然后指着汉中郡南部区域道:“武安侯请看,这里为汉中郡之西乡、南江、白石三府。此次我千里奔袭,便会途经这三府之地。

    此次顺道,便可将之拿下。

    而按照先前所言,我这奔袭,一路打下之疆土,皆归我有,此次应也不例外吧?

    若如此的话,我便拿着汉中郡南三府,换取西川郡东三府。….汉中郡南三府未经战乱,户口极丰,几近百万。

    反倒西川郡东三府,连年战乱,各国用兵,皆在于此。如今三府户口,怕是剩不下二十万了吧?

    我以一个富庶之地,换取一片荒芜之地,这等买卖,这等交易,总不能说是让济慧圣僧和乔家主吃亏了吧?”

    原本的西川郡,自然是富庶的,甚至比未经战乱前的洞庭郡还要富庶。其巅峰之时,有八十万户,四百余万口,号称天府之国。

    可自从隆庆二十八年起,西川郡李雄率羌人起兵,随即西川郡开始大乱。

    期间朝廷与李雄来回拉锯,两边不断征收钱粮赋税,乃至强拉民夫壮丁,使的地方几无宁日,百姓难以生产,各地饿殍遍地。

    好不容易等李雄掌握了西川郡大部,建立了西蜀国。

    他为了突破先天,又开始围剿地方江湖门派,再度掀起了一波动乱。

    然后武安侯率军西进,杀入西川,与李雄大战。西川郡后方的江湖群豪们,又举兵十余万响应。

    双方各自攻杀,才安宁不足一年的西川百姓,又经历一场劫难。

    后面便是周人杀来,两国交兵,这又是劫难。

    而到了前年,西川郡地震,地方百姓死难甚重。此时又要缴纳付税,服从徭役,给前线的周蜀联军输送军粮,甚至还要上战场。

    这些压迫,又逼的当地百姓起义,掀起了一场叛乱。

    此又逼着周蜀联军放弃了围攻渝中府,返回了后方镇压叛乱,这又是一阵屠杀。

    再到后面,一番交战之后,白梦阳退出了西川,西川郡总算得了年余平静。

    但即便如此,屯驻在天门府的三十万周蜀联军,大批钱粮也需西川郡供应,这又是极大的压迫。

    所以从上面数下来,大家可以算一算,西川郡经历了多少劫难,包含羌人和江湖人在内,光是大的起义叛乱就有四次。其中周蜀交兵、周蜀越交兵,就有三次。

    其间种种屠杀,繁重的兵役课税,早就将这个原本繁华的西川天府,给折磨的满目疮痍,遍地荒凉。

    此时此刻,怕是遍数西川十府,也就有有个百万人出头吧。

    而这百万人再给两家势力一分,更是各自只有五六十万、六七十万了。

    治下之民还不足百万,济慧圣僧与乔康全这大王,当的有什么意思?

    故而陆渊若是提议将汉中郡南三府,换取西川郡东三府,那这两家势力同意的可能性,还真的挺大的。

    毕竟朝廷要西川郡来威胁陆渊东侧,若是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条件下,那么或许济慧圣僧与乔康全乐于协助。

    但要是涉及自身利益……

    什么?

    让我为了朝廷的大计,舍弃百万人口不要,宁愿拿这个破败荒凉的穷地方,然后再给朝廷出人出力,冒着风险去打长沙国。….对不起,我也有难处,帮不了。

    至于如果收下了汉中郡南三府,引起了周国的敌视与仇恨怎么办?

第229章离间阳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