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49章时代落幕[1/2页]

    “不止如此。”

    这个时候,李先又再补一刀:“除了长沙国外。北伐之后,宁海国新增了五万战兵,同时地方上,还有五万府县兵。

    而且该国同样建起了乡勇民团制度,举国上下,也有十余万民团。

    这加起来,便是二十余万兵马了。

    南海国那边,虽没有学长沙、宁海两国,但国内也有近两万的宫廷卫士及地方府县兵。

    而且该国官员,大多由原本南海派的弟子充任,这些人大多出自南海郡的地方豪强武人。

    此些群体,在地方向来势大根生,多有财力威望。而且族内子弟,也多习武艺。

    故而让他们领军出战,或许艰难。

    但若有外敌入侵南海国,这些豪强武人,为了保卫家乡,保卫自己的利益,却是会拼尽全力的。

    到时在地方上,拉出十几、二十万兵马来,丝毫不成问题。

    而且这些兵马都是乡党亲族,虽然不怎么通晓战阵旗号,凝聚力确实不差。又出自武人世家,勇力也不弱。

    南海国看似武力孱弱,才一两万兵。

    但却是藏兵于民间,实际上也不好打。

    朝廷想要攻灭这二国,没有二十万兵马,再有一两位先天宗师统帅,也是不可能。”

    嗯。

    这样算算,如今参与叛乱的三国,兵马有多少了?

    长沙国八十万、宁海国二十余万、南海国也二十余万,总数加起来都一百三十万以上了。

    别管这些兵马质量怎么样,就算是民团乡勇,野战不行,守城总归行了吧?

    就更别说,这一百三十万兵马之中,还有三十余万战兵精锐了。

    沉丘只是在心中算了算,对于是否要出兵平乱,就已经彻底没了心思。

    “好了,别说了。”

    这位建武天子摆了摆手,止住了还要继续罗列数据,以劝说自己不要动兵的兵部尚书李先,郁郁说道:“朕知道这三国难打了,不会出兵了,你别再说了。”

    李先闻言,连忙行礼道:“陛下,此三国并非不能灭,只是需要时间等待罢了。待十年后,二十年后,等江东四郡休养生息,以朝廷之力,绝对能灭之。”

    只是听了这话,沉丘却没什么兴致,只是点了点头:“朕知道了。”

    面对叛逆,却不能举大军讨平之。

    这个残酷现实,令这位新登基的建武天子,内心颇受打击。

    此时已不想再多管这些事情了。

    李先见此,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好在如今已劝住了君王,目的也是达成了,故而只得再行一礼,然后默默退下。

    就这样。

    面对站出来,公然独立叛乱的长沙、南海、宁海三国,面对自己法理受到威胁,国格受到降低的危害。

    ….金陵朝廷这边,新生的宁国,并未做出什么反应。

    这位才开国没两月的建武天子,做起了鸵鸟,缩起头来,对于这一切当做的没看见。

    而这番姿态表现,在传了开后,天下无数在观望金陵朝廷态度的人,顿时哗然。

    因为所有人都意识到,金陵朝廷的退缩,宁国的退缩,都意味着什么?

    而这一片喧哗之中,到了第二年,也就是建武二年的时候,从长沙国传来的消息,将这波声浪推得更大了。

    ……

    洞庭郡巴陵城,率师已经屯驻在这里数月的长沙王陆渊,在等了数月后,依旧没见到金陵朝廷的动向。

    最后在探查了宁国朝堂的消息后确认,那位建武天子当起了鸵鸟,不可能再出兵了。

    于是在宣布独立脱离了金陵朝廷的朝贡体系后,又于建武二年正月初八这日,在巴陵城外祭天。

    随后宣布,改国号为楚,但尊位依旧为王,是为楚王。

    接着以楚王之名,陆渊宣布改元神武,正式与金陵朝廷做了彻底的切割。

    紧随长沙国之后,同样在正月初十那天,宁海国也改国号,以国主苏玄歌的姓氏为名,建苏国。同样改元广武。

    长沙、宁海两国,彻底成了过去。楚国、苏国,拉开了新的篇章。

    而随着这两国的改名建元,以宁国为代表的金陵朝廷,对于整个扬州区域的霸权,也正式宣告着瓦解。

    天下霸主的位置,继承了越国正统的新生宁国,不管从名义上还是实质上,已然丢失。

    至于在扬州区域内的霸权,虽然还能勉强维持着。

    但若是由于原先说的一样,汉中、西川二国,随着与金陵朝廷的隔绝,慢慢也跟着脱离独立。

    九真一郡也独立建国。

    等失去了这些外围藩属屏障之后,那么只剩下江东四郡的宁国,便也就彻底从原本占据扬州大部的大国,彻底变成占据扬州东部一隅的区域强国了。

    而以上两国一郡,什么时候会独立脱离,谁也不清楚。

    只是所有人都知道,等着两国一郡独立脱离的时候,便就是宁国扬州霸权落幕的那一天。

    到时从天下霸主跌落成扬州霸主的宁国,将彻底从霸主的宝位跌落。

    那是,临海郡世家掌控江南扬州两千余年的历史,也将在此刻画上句号,成为过往。

    属于六姓七族的时代,属于金陵世家的时代,属于宁国的时代,在陆渊这个穿越者的撬动下,正渐渐落下帷幕。

    而对于这些旧时代的事物,他还在更加努力,争取将他们彻底扫进垃圾堆中。

    然后新生的楚国,将接过扬州的霸权,参与到天下的逐鹿之中。

    这一天,迟早会到来的。

    作为长生者的陆渊,坚信着这一点。

    因为别人熬不起,但他,肯定是能熬死所有和自己同时代的人的。

    ….到时候别人都死了,剩下的英雄,不就只有自己一人吗?

    此为熬命战法。

    ……

    长沙、宁海二国,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改名建元。

    倒是南海国这边,此次却是没有紧跟着两位盟友,依旧维持着南海国号。

    甚至虽然独立了,却还用着建武天子的年号

    随着楚国、苏国的野心暴露,显然严望秋也开始防备起了这两位盟友。

    此时使用建武年号,就是想给自己留条后路。

    毕竟他很快就要老死了。

    而自己死后,南海国就没了先天宗师庇佑。到时两个强大盟友在侧,全都拥着数十万兵马。

    这许多大军,谁知道是防备宁国的,还是盯着自己的。

    都说人老成精。

    严望秋只是老了,很多事情都有心无力,不想再动弹了。

    但这却不意味着他老湖涂了。

    怎么着,也是活了一百多岁的人,一些事情的弯弯绕绕,阴谋诡计,还是瞒不过他的。

    而南海国的这次脱离脚步,自然也引得楚国、苏国不满。其中苏玄歌更是派出使者,前往南海国进行谴责。

    陆渊那边,同样也派出使者。

    但却不是去谴责的,而是交流感情,给严望秋送些礼物,以安这位盟友之心。

    同时则询问,原先南海国答应楚国的各种援助,是否还算数?

    在得到了援助依旧作数的回答后,陆渊对于此事,便也就不多管了。

    反正不管是苏国、还是南海国,他也没指望两国真的能跟自己一条心。

    只要他们答应自己的好处还依旧作数,能继续出钱粮,帮自己养着日渐扩张的大军,这就足够了。

    不过即便如此,三国之间,在此事之后,盟约已然出现了裂痕。

    如今虽然还未彻底决裂,但时间想来已经不久了。

    或许等严望秋一死,没了这位先天宗师后,三国之间,便会看见刀兵。

    毕竟,陆渊这边有南海、苏国两国援助,自己也差不多有两郡之地,所以才养得起二十四万兵马。

第249章时代落幕[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