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黑面阎罗赵南天[1/2页]
第一件事,和妖族有关。
禹州,有青丘坟,坟中,是青丘狐族。
与陈玄策梦中大战三百回合不分上下的狐妖小翠,便出自此地。
十几年前南王赵南天继承了王位后,亲率三千甲士把青丘坟给围了。
就一个要求,青丘狐族每三年进贡貌美狐女五名。
当时的青丘狐族之长,二品大妖八尾狐裘红衣哪儿惯着他一个世俗王爷?
愤而出手,八尾横空,连破四百甲,端的是恐怖如斯。
然后力尽,重伤。
挥手压住蠢蠢欲动的狐子狐孙,定下了这城下之盟。
三日后,二品大妖裘红衣重伤不治,死于非命。
至此,天下读书人骂赵南天的声音少了许多。
第二件事,干了皇族多年想干没干的事儿。
禹州有书院,名石鼓。
百年来,笼络朝臣,妄议朝政,结党营私。
大梁深受其害,其学子满朝,桃李满天下,端的是说不得、骂不得、杀不得。
说的重了,奏折满天飞;骂的狠了,一群人上表辞官;杀一个,蹦出来一群人痛骂大梁得国不正。
南王赵南天力压青丘坟后半月,有石鼓书院副山长石太然登门,要收南王赵南天亲弟,一六岁小孩儿做学子。
赵南天不从,禹州南王属地,各级衙门立马瘫痪。
令出不了王府,税无人收,粮无人运,烽烟四起,禹州逐日萧条,民不聊生。
收徒是假,给新南王一个下马威才是真。
南王力压青丘狐族,率先慌的就是石鼓书院的读书人。
赵南天怒急之下,不顾左右从长计议的建议。
亲率三千带甲骑士,身背弓弩,旬内踏平石鼓书院,禹州血流成河三月有余。
凡石鼓书院出身,诛三族,石鼓书院,灭。
这事儿大吧?当今承平帝赵天赐,一句南王不入京,入京继续杀,吓得满朝文官没人敢追究这事儿。
铮铮铁骨,不敌三尺青峰。
哪儿有那么多的傲骨?
这一役史称:南王弑儒;赵南天得名:黑面阎罗。
此役后,不论僧道,凡是与儒家争辩之时,专揭伤疤:“赵南天,国之栋梁!”
怼的儒生面红耳赤,大骂有辱斯文。
至此,大梁儒生、书院,无人再提南王半字,市面上流传的辱骂南王词句,消失的很快。独有儒家二品大儒境,青峰书院山长唾骂了一句,为儒家挣回了一分颜面。
大梁有三边军,大梁战神晋王赵长安亲率镇北军镇守北境对抗蒙古铁骑,大梁黑面阎罗南王赵南天率镇南军镇南境威慑南境外魑魅魍魉,西境则是号称鬼屠子的顾蛮儿领着的镇西军抵御高原佛国。
三人,护卫着风雨飘摇的大梁。
赵南天是在京都长大的,他的嫡长子现在也在京都。
这是大梁的规矩,藩王嫡长子满十岁入京都城,什么时候老爹死了什么时候回家奔丧继承王位。
如果可以的话,赵南天是一点都不想回京都城,不是不想亲儿子,也不是怕了那些恨不得啖其血肉挫其骨的满朝文臣。
而是这地儿,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地儿。
自古藩王入境,不是推恩,就是削藩。
京都外城无城墙,内城城门有九,皇城城门有五。
意思是天生九五,囊括寰宇。
皇族进城,也走东门,取的是紫气东来之意。
城门外,大雨之下行人寥寥。
有一双目狭长面白无须的白袍男人,独自闭眼举着大伞站在雨中,周身散发着生人勿进的气息。
马蹄踏水声传来。
这白袍男子睁眼,阴冷的脸上难得挂上了笑容。
马蹄声渐消,马车声响起。
不一会,四名黑衣骑士护卫着的奢华马车停在了白袍男人面前。
镇南王赵南天不顾大雨滂沱,略显吃力的下了马车,然后给了红袍男子一个热情的拥抱。
“庆芝,我就猜到了你会来接我,见到我开不开心?”
白袍男人脸上笑容消失,阴冷的回了句:“你要是不抱我这一下,我会更开心。”
这白袍男子,正是镇妖司镇抚使王庆芝。
此行私事,未穿红袍。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说藩王无诏不得进京么?”
“是啊,一连三道圣旨,宣我进京给太后祝寿啊。你别装傻,你在京都能不知此事?”
王庆芝阴冷的脸上挂上笑容,回道:“老太监不会出手的,你放心吧,京都没人能伤得了你这三品立心境的酸书生。”
92.黑面阎罗赵南天[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