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镇妖司:以己奕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85.大辽王庭之地[1/2页]

    张刍狗鼓足了勇气,才当着迷糊的王青玄和马夫的面,拉起了司十二的小手。情话还没说两句,就见周猴子走了过来。

    不情不愿的松开了司十二滑腻的小手,张刍狗没好气的对着周猴子问道:“谁让你过来的

    另一伙人中的杨员外见周猴子先是帮着填坑,而后被那个麻杆带走又带回来,现在居然独自走向了最早驻扎在这的那伙人,强忍着心中的惧怕赶了过来,一巴掌扇在了周猴子后脑勺。

    “这位大人,对不起,这孩子从小方向感就不强,再加上打小挨饿,一到晚上目力就不好,一定是走错了。”

    杨员外这一番话说的很诚恳,诚恳中带着七分祈求。

    见这员外郎心善,被打扰了亲热的张刍狗心中怨气散了三分,摆了摆手,回道:“没事,你带他回去吧。”

    被一巴掌扇低头的周猴子,眼中微不可查的闪过了一丝厉芒,而后抬头对着杨员外,指着吕重楼陈玄策他们的方向,囔囔道:“是那边的大人让俺过来的。”

    没有再多说什么,杨员外讨了个没趣,回到了队伍之中休息。

    一夜无话,休息的休息,修炼的修炼。

    篝火噼啪,夜色清冷。

    就是不知那群流民,死了几个。

    ……

    凌云山山脉之北,放眼望去,东方为绿,西方苍黄,而那绿色,自南向北,缓缓变黄。

    东方绿色是草原,秋日白露草青黄。

    大辽便由三分之一的草原和三分之二的戈壁荒原构成。

    东接蒙古,北至冰原,西抵昆仑,南临凌云。

    好在凌云山脉与大辽接壤之地,均为上千丈的峭壁,使得大辽想侵入大梁必须借道蒙古,使得风雨飘摇的大梁,不至于过多担心大辽。

    按说大辽应将王庭建在草原之上,草原水草丰美,益于国力提升。

    实际上大辽的王庭,设在了昆仑山脚下。

    他们也不想将王庭放在这。

    大辽立国之时,管着凌云山的朝廷还叫大楚。

    立国之后,七月十八,有四个穿着大梁服饰的负剑之人突兀出现,一个白发年轻人,三个老人,找上了大辽中军所在之地,送上拜帖,要和大辽开国皇帝耶律洪烈对话。

    耶律洪烈继祖宗之志,横扫三千里之地,此时正处在人生之巅,怎会与几个宵小对话?当即下令,让带甲骑兵围剿。

    结果这四人,四柄剑出,一刻钟内连破一千四百甲。

    大辽缺铁,带甲骑兵六千,这还是祖宗攒了上百年攒下的家底儿,能横扫三千里,一半的功劳是这带甲骑兵,一刻钟干没了近两成半,耶律洪烈心都在滴血。

    连忙下令收兵。

    传令的功夫,又没了一百,正好两成半。

    打不过,只好好声好气的与这四人进行了友好的交谈,这才得知,这四人找上门来,是指引他大辽选王庭之址。

    那个背负一柄剑的白发年轻人的原话是这样的:“昆仑山脚下,有龙脉分支,虽然小了点,但有昆仑山弥散的真龙之气滋养,可定国运。”

    耶律洪烈也不是只会用兵打仗的莽夫,祖宗留下的典籍没少看,更是派人入过大梁,带回了不少儒家书籍,不说学富五车,但也算得上是读书万卷,这也是他他能横扫凌云山北三千里的原因之一。

    他从儒家书籍中看过,九州龙脉起昆仑,当即对那白发年轻人的话信了三分。

    等四人得到耶律洪烈的承诺走后,耶律洪烈派护国法师带了五百骑入荒原,一个月后,护国法师返回,带回来的结果印证了白发年轻人所说。

    “那处龙脉,虽不是主脉,但也颇为可观,龙脉之地,沃野百里。往北两百里,更有一处丰沃草场,可放牧牛羊十万。”

185.大辽王庭之地[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