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诗局[1/2页]
沈梦顺着毕辉泰老人手指的方向,对着墙上那幅字说道:
ldquo;前辈,这首清明时节的诗,写的是雨中街头一景,好是好,就是有些??拢?枰????患烈┓健?rdquo;
ldquo;前辈请看第一句。lsquo;清明时节雨纷纷rsquo;,这lsquo;清明rsquo;原本就是一个时节,后面又加一个lsquo;时节rsquo;,岂不重复?rdquo;
ldquo;第二句lsquo;路上行人欲断魂rsquo;,行人是一定在路上行走的,写得太过拖沓。rdquo;
【地址ldquo;第三句lsquo;借问酒家何处有rsquo;,原本就是一句问句,再写多lsquo;借问rsquo;两字,还是多余。rdquo;
ldquo;最后一句,既然要达到诗的意境,谁都可以回答出酒家在何处,又何必非要让一个牧童来指路呢?rdquo;
ldquo;所以前辈请看,我将这首诗瘦一下身,就更加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了。rdquo;
沈梦说完,一句一句地指着毕辉泰的行书念道:
ldquo;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rdquo;
毕辉泰听了沈梦改的古诗,细细一想:
ldquo;这人将每一句都减少了两个字,果然更加紧凑,少了很多羁旅之感。七律改为五言绝句,无伤大雅,倒也未尝不可。rdquo;
沈梦见毕辉泰连连点头,知道他已经认可自己,便微微一笑。
ldquo;所以,我的这剂药方是一剂泻药,瘦身消肿,脚轻手快,岂不更好?rdquo;
毕辉泰笑道:
ldquo;你这公子,头脑倒是灵活,将千古名诗拿来瞎改,居然还说得头头是道。rdquo;
ldquo;你给古诗开药方,我闻所未闻,怎么,难不成古诗还会生病不成?rdquo;
沈梦见毕辉泰书房挂满了字画,还有一首四喜诗挂在墙上。
ldquo;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rdquo;
她便走过去,指着那首诗说道:
ldquo;诗词歌赋既要读起来,平仄押韵,朗朗上口,诗里面描述的,还要拿捏精准,恰如其分。rdquo;
ldquo;前辈书房里面这一首四喜诗,也需要把脉,我这里还有一剂补药要开给它呢。rdquo;
毕辉泰见沈梦走到四喜诗的前面,说要开补药的药方,也觉得有趣,兴致勃勃道:
ldquo;你且说说看,是一剂什么补药?rdquo;
沈梦指着四喜诗说道:
ldquo;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首诗阐述了人间四大喜事,但喜悦的程度不够,乏力无味,需要一补。rdquo;
ldquo;前辈请看第一句lsquo;久旱逢甘露rsquo;,到底干旱了多久,没说清楚,是半年,还是一年?不如加个lsquo;十年rsquo;,更显得甘露的可贵。rdquo;
ldquo;第二句lsquo;他乡遇故知rsquo;,这他乡到底有多远?是三五里,还是三五十里?不如补个lsquo;千里rsquo;,才更能体现人海茫茫,相遇不易。rdquo;
ldquo;第三句lsquo;洞房花烛夜rsquo;,只要是正常的人生,都会有此经历,喜是喜了,无甚新意。不如让原本对洞房花烛已经无望的人来经历,更能让他喜出望外。rdquo;
ldquo;所以我给第三句,补个主语,加个lsquo;和尚rsquo;二字,让他还俗,照旧能享受人间天伦之乐,岂不美哉。rdquo;
ldquo;第四句lsquo;金榜题名时rsquo;,寒窗苦读,金榜题名,是每个人的梦想,顺理成章。虽有成功的喜悦,却也是靠勤学苦读换来的。rdquo;
ldquo;要突出那个喜字,不如再变换一个对象,也让原本无望金榜题名的人,体验一下出人头地的喜悦。rdquo;
沈梦略一沉吟。
ldquo;也罢,第四句就补个文盲两字吧,他大字不识一个,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当他看见自己居然金榜题名之时,岂不快哉。rdquo;
第一百九十九章 诗局[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