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黑科技的大国航天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一章 铸剑,更强的剑![2/2页]

    并且拿到了其中记录数据的磁盘。

    这一趟任务的真正目标都完成了。

    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南太平洋的海景,又不好看。

    还不如老家渤海湾有意思。

    韩子涛目送对方离开之后,笑了笑没说什么。

    接手了一块烫手山芋,接下来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太轻松。

    其实用烫手山芋这个词形容这些人。

    那都有些轻了。

    他们现在堪比一颗快要爆炸的炸弹。

    随便出现什么问题,都有可能引起意料之外的反应。

    这几天时间,已经足够让全世界的人知道他们的事情。

    尤其是在直播开启的时候。

    在直播的第20个小时,同时在线人数甚至突破了二十万人!

    给服务器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好在没开实时弹幕沟通功能,否则很可能直接就把服务器挤崩溃了。

    但是士兵回国的问题,却是真的近在眼前。

    尤其是直播开启之后,看笑话的人就更多。

    ——

    “星扬哥,我们的导弹爆炸效果似乎不错啊。”

    乔阳在认真完成了已有数据整合后,找到张星扬说道:

    “但是在导弹末端打击的时候,这个机动轨迹我怎么感觉不太对劲呢?”

    乔阳是学空气动力学出身,对于控制系统不是那么熟悉。

    所以才会对此抱有一定的疑惑。

    如果这时候是秦明在这里,就会一眼看出来导弹在末端目标选择上产生过选择。

    “我在末端制导系统上,加入了一个目标选择器。”

    张星扬接过乔阳说是不太对劲的那张数据表,看了一眼之后说道:

    “导弹中控计算机会在末端雷达扫描后,自主选择价值最高的目标。

    并且尽可能地兼顾到最多的打击目标。”

    稍微解释了一番,停顿了几秒之后,张星扬继续说道:

    “这其实牵扯到后续的导弹开发计划。”

    “什么开发计划?”

    乔阳有些不解:

    “我们现在还有新的开发计划吗?”

    “不算是完全新,现有的导弹在气动布局上几乎达到了一种极限,我们要做的是在其他方面进行改进。”

    张星扬说道:“最先要改进的就是导弹的战斗部。”

    “你也知道现在装载单枚常规弹头的高超音速导弹,其实威力是有些过剩的。”

    威力过剩这个词,一般都是在核武器上会出现。

    意为大量的爆炸威力,都浪费在了天空或者大地之中。

    现如今的二代高超音速导弹,也到达了这个门槛上。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那几乎就只有一个办法。”

    说这句话的时候,张星扬暂停了下来,让乔阳能有一个思考的时间。

    “你是说分导式弹头?”

    乔阳很快就想到了这一点说道。

    其实在火箭研究院工作的人,很容易就想到这一点。

    因为世界上在一箭多星技术上,探索和实践最多的,就是火箭研究院。

    积累了数不清的经验。

    分导式弹头,和一箭多星技术,基本上是相同的。

    之前甚至研究分导式弹头技术的研究所,都来火箭研究院学习过一段时间。

    “对,目标智能选择系统也是为了分导式弹头技术考虑。”

    张星扬点了点头说道。

    “多个弹头之间的目标分配,要用到这项技术几乎是必然的事情。”

    “我们之前的技术,说实话是比较简陋的。”

    之前的分导式弹头,几乎都是预先输入打击坐标。

    然后弹头在末端根据不同制导方式,将自己导引向正确的目的地。

    但是张星扬为未来的分导式弹头技术,设计的智能目标选择系统。

    则是走的另外一条道路。

    那就是不预先输入目标。

    而是通过中控计算机内部的智能选择系统,来完成各个不同弹头的目标分配。

    这项技术的好处,几乎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打击之前的环节少了目标输入环境,减少了打击的准备时间。

    有时候这么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够决定一场局部战争的胜负手。

    其次,末端打击目标选择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这就减少了因为侦查不到位,而引起的无效打击概率。

    “我们现在的芯片技术,能够支撑这样庞大的选择系统吗?”

    乔阳虽然不太懂这方面的技术,但也能够听出这个智能选择系统对于芯片瞬间计算力的要求,应该是挺高的。

    这也让他对芯片产生了一定的担忧。

    毕竟国内的相关产业发展比较晚,几乎就那么大猫小猫两三只。

    “当然是够的。”

    张星扬笑着说道:

    “我们这次的这枚导弹上的芯片,计算力不就是挺够用的吗?”

    “这次的不是更加简单吗?毕竟只需要分配一个弹头的打击目标。”

    乔阳皱着眉头道:“分导式弹头少说也有四个弹头,这计算难度少说上升一个数量级。”

    “确实是这样。”

    张星扬对此表示赞同。

    弹头数量的增加,计算难度并不是四倍,而是几乎上升一个数量级。

    “所以,我们需要国产的高性能芯片。”

    “你看看这个。”

    张星扬从自己的办公桌第三个抽屉底下抽出一本明显很新的报告书。

    乔阳有些疑惑地从张星扬手上接过报告书。

    一字一顿地读了起来。

    “关于在江城建立EUV生产基地的若干意见?”

    乔阳抬起头看了看张星扬,他心里存在很多问题。

    “你看看里边的内容就知道了。”

    乔阳只能压下自己内心的疑惑,翻开了这本挺厚的报告书。

    然后越看越吃惊,甚至不自觉地张大了嘴巴。(本章完)

第二百七十一章 铸剑,更强的剑![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