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二章 闯王[1/2页]
当锦衣侯沈剑心在大明宫中出事的消息传出来之后,朝野上下一片震惊。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纷纷疑惑不解,都说锦衣侯乃是大明朝一等一的少年英雄,小小年纪便已经为大明立下了赫赫战功,三军传颂。
此人更是自太傅李成梁之后,大明军方极为看好的领军人物,没想到才一转眼,他回到京城没有几日,便从宫中传出了噩耗。
江湖上的武林豪杰们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更是骂声四起。无数人唾骂崇祯皇帝,有眼不识金镶玉,硬是将栋梁之才斩杀,乃是大大的昏君。
坊间都在传说,大明国运已衰,自斩良臣猛将,看来这天下要变了!
七日后,岭南沈阀发檄宣称圣上身上有奸臣,号召各大门阀发兵共清君侧。
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四地同时爆发匪乱,各省义军每攻打下一座城池,便会开仓放粮,召集饥民加入。
其中声势最大的一股义军来自陕西,其首领李定国更在江湖上宣称,自己与锦衣侯沈剑心乃八拜之交,此番高举义旗,奉天征召大明昏君,要替锦衣侯报仇,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尔后,李定国率部势如破竹,一连攻克数城,又改名自成,并自封为闯王。
大江南北,无不传诵民谣“迎闯王,不纳粮”,李自成部声势日益壮大。
更有许多江湖中人纷纷投身义军,特别是之前中原盟的豪杰们,大张旗鼓要为盟主沈剑心报仇,毫不犹豫的起兵造反。
皆因他们对大明朝廷已经彻底失望了,血祖与傀儡尸大军进攻在即,可是崇祯帝却自斩忠良,如何叫人能够信服?
江湖上暗流涌动,人心变得更乱了。
像天机、百花和武当这些门派,却并未参与义军,他们倒不是不敢造反,而是发觉许多义军部队的背后,都隐隐有圣莲教的影子。
他们怀疑圣莲教藏在暗中操纵,像李自成这样的草莽英雄,本来就没有根基,只要有一线出头的机会,自然不会放过。
但是江湖上的那些真正的大门派,却并没有盲目的追随义军,而是有所保留的参与其中。
半个月之后,闯王军声势愈发壮大,已有了席卷天下之势,而这个时候,另一则从南疆传来的消息,却令整个中原措手不及。
女真大军突击山海关,招降大明总督洪承畴,与吴三桂部对峙。
这时,女真王帐却公开宣称,女真之主,那位金狼血脉传人,与锦衣侯沈剑心乃是生死兄弟,女真大军此番入侵,不为田地金银,是替沈剑心兄弟报仇来的。
不知道内情的人只觉得女真找的这个南侵的借口实在太烂,而一些知晓内情的人,却纷纷骇然无比。
女真王帐之主还真是沈剑心的好朋友,那位雄壮少年熊靖边,只不过却不知道熊靖边代表的到底是他自己,还是那位与他合二为一的血祖的意志。
女真大军挥师南下,无人敢轻捋其锋,北方有闯王李自成高举义旗,攻城掠地,而大明门阀均以岭南沈阀马首是瞻,见沈阀没有回京勤王的意思,各家门阀自然也就装傻充愣了。
反正不管最后谁做皇帝,都需要门阀替他们治理天下,在这个乱局之中明哲保身,也不失为一种生存的方式。
世道是真的乱了,乱世如棋,每天都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到了后来,许多人甚至都已经麻木了,因为各种惊骇的变化已经听得太多了,他们只想顾着眼下,顾着自家今天能吃上饭就足够了。
大明朝的局面已经岌岌可危了,内有义军以燎原之势,愈演愈烈,外有女真大军已经挥师南下,大肆侵吞大明领土。
第九百五十二章 闯王[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