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六章 渠道[1/2页]
翼州是著名的诗书之乡,百年来曾出过好几位赫赫有名的大才子,诗坛留名。
沈剑心和冯馨儿进入翼州城之后,先找了个客栈安顿下来,换了身衣服,这才前往客栈酒肆用饭。
酒肆之中坐了几桌客人,正在高谈阔论。
翼州人最喜欢的就是当众辩论,而翼州笔锋和翼州人的嘴皮子也都是出名的利索。
正在说话的是一位秀才模样的年轻人,一身洗得泛白的文士服,在衣袍下摆不显眼的角落,还缀有两处补丁,一看就是家境不怎么好的读书人。
这秀才一眼瞅见如出芙蓉般的冯馨儿,立刻就精神抖擞,状态大勇。
“多说无益,我意已决!明日便要动身,投靠闯王军去了!”秀才说话的时候,故意挺起胸膛,摆出一副豪勇的姿态,信誓旦旦的说道。
秀才一眼就觉得刚刚进来的这小姑娘长得灵秀动人,额上带着鲜花环更显得天真灿烂,这种小姑娘多半没什么见识,见到自己这等气概,说不定就芳心暗许了。
秀才正在脑海中想入非非,旁边一位中年文士却出言讥笑道:“闯王军中都是些大字不识的丘八,贫苦农人出身,那些泥腿子能打仗我信,可是治理天下么?那就算了吧!”
“不错!张宁你这样的文弱秀才去了闯王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能做些什么?还是不要白日做梦,贻笑大方了吧?”旁边又有一人附合道。
那名叫张宁的秀才果然有几分才学,不仅没有被众人连番的讥笑打败,反而一脸凛然道:“燕雀安之鸿鹄之志!闯王军中正是因为全都是敢战之士,所以才缺少我这样的文治之材啊!”
“大明腐朽不堪,崇祯帝昏庸无能,连闯王军的合谈都拒绝了,反而给了对方出兵讨伐的名份大义,这乃是天赐良机,我辈当趁这个机会,投身改朝换代的时代洪流之中,建功立业,就在今朝!”
秀才张宁一番慷慨激昂的话,绝对是超水平发挥,听得四周的食客们一愣一愣的,纷纷低头沉思,自己在这新朝换旧朝的时代洪流之中,又能做些什么?获得些什么呢?
张宁见说得众人默然无语,顿时有几分顾盼生雄之意,忍不住又将炯炯目光投向了那美貌的少女。
沈剑心和冯馨儿本来端坐在角落里,听着这些书生争论,颇有乐趣。
毕竟好几天都没见过旁人,也没听过人声了,现在听到这些人吵吵闹闹,还怪有意思的。
可是,当沈剑心听到这书生说崇祯帝居然拒绝了闯王军议和的消息,不禁大吃一惊。
当日是崇祯帝苦苦哀求,希望自己与张嫣能促成议和之事,让大明有喘息之机,怎么会又自食其言?
想及此处,沈剑心眉头微皱,径自掀起了头上的斗笠,沉声问道:“请问各位,崇祯当真拒绝了闯王军的合谈么?当前中原局势变化如何?谁能告诉我,这锭金子就是他的!”
沈剑心这一开口,满座皆惊。
这酒肆里坐着的几乎全都是翼州本地的读书人,他们对朝政之事也是道听途说,一知半解,不过这人都拿出真金白银来买消息了,多半是真想探知些内情,若是一知半解的,还是不要自讨麻烦了。
那位名叫张宁的书生笑嘻嘻的坐了起来,学足了名士风范,伸手去拿桌上的金锭。
沈剑心微笑,食指轻轻划出,一道剑气将桌上的金锭轻而易举的一分为二,却又不伤桌面半分。
“一半金子告诉我京城发生了什么,另一半我要知道闯王军的最新动向。”沈剑心笑道。
众人全都几乎倒抽了一口凉气,这少年看起来斯斯文文,没想到剑术竟如此神奇。
能够以一指剑气将金锭斩断,却又不伤桌面分毫,这简直就是神乎其神的技巧,若是这一剑斩向人的脖子,估计也会和那块金锭下场一致吧!
张宁愣了一愣,终于还是咬牙将桌上的两块小金锭紧紧捏在了掌心。
“这位客人,我叫张宁,对于朝堂局势还算知晓一些。我告诉你!”
张宁说罢,便将闯王军使者到了大明京城,然后被崇祯下令斩杀,并且将皇后张嫣囚禁之事全都告诉了沈剑心。
“闯王军如今已经挥师北上,向大明京师发动了猛攻!按这个趋势,大明要亡了!”张宁振振有词的说道。
四周的听众们听他说得如此肯定,纷纷在暗中替这位穷书生捏了一把汗。
这位少年金主武功高强,只是打探消息,却不知道他是倾向哪一方的人物,若是忠于大明的高手,张宁敢说出这番大逆不道的话,说不定就会遭人毒手。
第九百七十六章 渠道[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