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锦绣重生:天价豪门千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34章 织补[1/2页]

    手机阅读

    书画、古籍原本应该是周世涛的强项,正常情况下,以这位的强势和身份地位,是不可能在这个他最擅长的门类上让别人指手画脚的。

    但是,这一次,周世涛却自动禅位让贤,任由一个老太太来主导,这不可谓不稀奇。

    这也让霍思宁对这位传说中被称为“巧夺天工”的织补大师,充满了好奇。

    没错,就是织补。

    马王堆帛书,历经的就是这样一个艰难的过程。

    书画古籍这个门类,历来都是文物里面的一个大类,其修补技艺,也是古董门类之中传承改进得最为完善的。

    书画修缮的根本,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洗心、揭旧、托补、全色,这四个阶段合称为洗揭补全。

    但这是用古代的草纸生宣制作的书画修缮的根本技巧,但马王堆帛书却并非是写在纸张上,而是在绢帛上。

    古代丝绢大多都是蚕丝制品,蚕丝属于生物蛋白,经过上千年的风霜演变,时间一久,就会变得脆弱不堪,随便一动就有可能脆成沫沫,所以在修复还原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

    霍思宁是没见过当初那马王堆帛书刚出土的时候是什么模样,但是却也想得到这东西在张秀春的手里进行还原的时候有多艰难。

    但这位教授却从未气馁,耗时了近十年的时间,一直孜孜不倦地在研究和磨练技法,最后终于运用织补技艺,将整本绢本著作还原面世。

    这样的恒心和毅力,确实是值得人佩服。

    所谓织补,就是在布帛之上,利用经纬线纹路,将破的地方都补好。

    这样的技法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是非常难的。

    马王堆帛书采用的布帛在当时可能是非常高超的丝织品了,但是拿到现代来看,却是很普通的。

    再加上经过一千多年的耗损,想要将破的地方补起来,本身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而且帛书上还牵涉到了十多万的文字图画记载,这些文字将经纬线遮住了,要重新恢复帛书的原貌,其中的棘手问题可以说有一箩筐。

    也得亏是张秀春拿到了那本马王堆帛书,才能完成这个艰难的任务,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关键,就是张秀春的出身。

    这位老太太,曾经是名门闺秀,据说是湘绣织物大派出身,从小就浸润在湘绣技法之中,传承了家族的湘绣本领,在女红上面有着精湛的技术。

    后来这位老太太又得到了新派的教育,甚至留洋米国,称为了当时的新派女学生。

    正是因为这样的特殊经历,这位老太太才会进入到考古这一行,也别树一帜地将她的湘绣技能与纺织品修复结合在了一起,创造出了一个独立的织补手法。

    这个手法一般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周世涛这些老头们,却是对此有非常深的了解。

    周世涛甚至亲眼见识过张秀春利用这门技术修补过一件破损非常严重的苏轼的绢本画作。

    那张原本霉斑恒生破烂不堪,但是在张秀春拿到画卷进行过织补处理之后,最后修补出来的画卷,卷面整洁线条清晰,宛如新作,堪称神技!

第2334章 织补[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