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3章 蒙古族的命运![2/2页]
说着,朱棣就看向了胡惟庸,说道:“胡相,你来记录吧。”
“臣遵旨。”
胡惟庸闻声,就坐了下去,拿起毛笔来,沾取一些墨水,等着朱棣的下文。
朱棣也是没有单个,直接就说道:“第一,鞑靼归降之后,一切军权归属大明,鞑靼各部落只能维持如常的巡逻安保力量,废除所有的军事编制;第二,鞑靼的所有适龄儿童,以后都要学习汉语,学习我汉家文化,朝廷会在鞑靼设立汉学堂,所有适龄的儿童都要入学,不许例外;第三,鞑靼皇室需送质子到应天府,以后鞑靼的可汗,都得是这些曾经在京都学习过的质子才能担任,没有到过京都当质子的鞑靼皇室成员,没有资格担任鞑靼可汗;第四,最重要的一条,废除鞑靼国家的称号,改称蒙古族,蒙古族人和保留一定的自治权利,不过不是一国两制,而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朱棣一口气说完了四项改进措施,然后看向了胡惟庸,说道:“收取军权,灌输汉蒙一家的思想,控制鞑靼族的继任可汗,废除旧的带有攻击性质的民族称号,改变他们进行自治的形式......胡相,你觉得好有朕没有说道的地方吗?”
胡惟庸写完,有些惊讶的看着这四款条例,摇着头,说道:“陛下真乃是神人呐,须臾之间竟能想出如此周全的条例,真是神人呐!有了这些条例,鞑靼,哦不对,是蒙古人,再也不能掀起来一点儿浪花了,而这蒙古族的以后,也是彻底的掌控在了大明的手中了,臣敬佩!”
朱棣闻声,颇有些只自豪的点点头,然后淡淡的说道:“那,就这样吧,胡相再辛苦一些,亲自去一趟鞑靼解决此事,这样重大的事情,朕交于别人不放心啊!”
胡惟庸闻声,连忙站了起来,躬身一拜,说道:“臣遵旨。”
草原民族雄踞北方,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王朝的头号劲敌。从汉朝时期的匈奴,到盛唐时期的突厥人,再到宋朝时候权利到达鼎盛的辽金元,草原民族和中原王朝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经常性的因为争夺粮食和人口资源而发生冲突。而实际上,不管是中原王朝统治草原,还是草原民族打败汉人,都是不能令对方完全顺从自己的生活习惯,更不可能把对方完全的杀光灭亡。
不管是草原民族,还是汉家百姓,都在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千百年,对这一片土地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所以,真的和平,就只能是走向民族融合的这一条路。
这样,在朱棣即位不到一年的时间之后,这北方草原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就算是彻底的解决了。
虽然胡惟庸还没有去往鞑靼谈判,但是朱棣相信,鞑靼既然是主动的跟张玉提出来了和谈的事情,那就说明他们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自身的处境。只要拿准了这个条件,胡惟庸就有信心说服鞑靼的可汗。
毕竟,现在的鞑靼可汗可是那个连自己都能给骗过的草原公主啊!
现在的大明和朱元璋责令徐达北伐打跑元顺帝时候的大明可是完全不一样了,不说汉人在军队数量和战斗信心上的变化,就单是把重机枪拎出来,都是绝对的和谈力量啊!
盛威之下,哪有什么势均力敌?兵围郭城,这时候提出来和谈就是态度,如果这样和谈还是不能成功的话,那就只能说明,这些草原民族注定是要被推入历史的长河之中了。
第1473章 蒙古族的命运![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