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史记张仪列传翻译上[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四年后,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张仪又去游说魏哀王,魏哀王也不听从。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魏国和秦国交战,战败了。第二年,齐国又在观津打败了魏国。秦国又想攻打魏国,先打败了韩国申差的军队,斩杀八万人,诸侯们都很震惊害怕。这时张仪又游说魏王说:“魏国的疆土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不过三十万。地势平坦,四方诸侯都能通过,没有高山大河的阻隔。从郑国到魏国大梁只有二百多里,车辆奔驰,行人奔跑,不用费多大力气就能到达。魏国南边与楚国接壤,西边与韩国接壤,北边与赵国接壤,东边与齐国接壤,士兵戍守四方,守卫边境堡垒的不少于十万人。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魏国如果与楚国交好而不和齐国交好,那么齐国就会攻打它的东边;东边与齐国交好而不和赵国交好,那么赵国就会攻打它的北边;不和韩国联合,那么韩国就会攻打它的西边;不与楚国亲近,那么楚国就会攻打它的南边:这就是所说的四分五裂的形势啊。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是想通过这种办法来安定国家、尊崇君主、增强军队、显扬名声啊。现在主张合纵的人想统一天下,约定为兄弟盟国,在洹水之上宰杀白马结盟,以此来相互约束。然而即使是同胞兄弟,有着同一父母,还有争夺钱财的时候,现在却想依靠欺诈虚伪、反复无常的苏秦遗留下来的计谋,它不能成功是很明显的了。大王您不侍奉秦国,秦国就会出兵攻打河外,占据卷、衍、酸枣等地,劫持卫国夺取阳晋,这样赵国就不能南下,赵国不能南下那么魏国就不能北上,魏国不能北上那么合纵的通道就断绝了,合纵通道断绝了,那么大王您的国家想要不危险就不可能了。秦国折服韩国后再来攻打魏国,韩国畏惧秦国,秦国和韩国联合为一体,魏国的灭亡很快就会到来了。这就是我为大王您担忧的事啊。为大王您考虑,不如侍奉秦国。侍奉秦国的话,楚国、韩国必然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祸患,大王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国家也必然没有忧患了。而且秦国最想削弱的国家莫过于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国家莫过于魏国。楚国虽然有富足强大的名声,但实际上很空虚。它的士兵虽然多,然而容易逃跑、败退,不能顽强作战。如果出动魏国全部的兵力向南攻打楚国,一定能取胜。割取楚国的土地来使魏国受益,亏损楚国来让秦国满意,转嫁灾祸来安定国家,这是好事啊。大王您不听从我的建议,秦国就会出动军队向东攻打,到那时,即使您想侍奉秦国,也不可能了。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是言辞激烈却很少有可信之处,游说一个诸侯成功就能被封侯,所以天下那些游说之士没有不日夜挽起袖子、瞪大眼睛、咬牙切齿地宣扬合纵的好处,来游说各国君主的。各国君主欣赏他们的口才就被他们的说法所牵制,怎能不被迷惑呢。我听说,堆积羽毛可以压沉船只,众多轻物能压断车轴,众人的言论可以熔化金属,多次诽谤能毁掉一个人,所以希望大王您仔细考虑,并且准许我辞官离开魏国。”魏哀王于是背弃了合纵盟约,通过张仪请求与秦国讲和。张仪回到秦国,又做了秦国的相国。三年后,魏国又背弃秦国,重新加入合纵联盟。秦国攻打魏国,攻取了曲沃。第二年,魏国又侍奉秦国了。第200章 史记张仪列传翻译上[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