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2章 我们何不都尝试一下呢[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sp;  在1631年的布雷滕菲尔德战役和1645年的扬科夫战役中,团炮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于是欧洲其他国家也争相效仿,使古斯塔夫二世成了一场军事革命的推动者。

    同时期的大明虽然也有许多轻型火炮,其中不乏重量比3磅青铜团炮轻很多的。

    但这些火炮因为结构问题别说跟3磅团炮比威力,就是跟重型火绳枪比都有所不如。

    而论轻便和装填速度,也一样比不上重型火绳枪。

    简直就是火炮之耻!

    松锦之战中,明军那多达3500多门的大小火炮中绝大多数就是这类玩意。

    这要还能打得过满清就见鬼了。

    翁翊皇听得连连点头,笑容满面,显然是很认可李国助这番言论。

    “妙啊!有小少爷这经商的头脑,咱们福建商帮何愁不能兴旺发达啊!”

    李国助笑着摇了摇手:

    “翁叔谬赞了,我这其实也是参考了别人的做法。”

    “三浦按针老师的母国英格兰,大约在1540年就掌握了铸铁炮技术。”

    “他们把这项技术一直保密到了现在。”

    “所以在这76年的时间里,很多欧洲国家的舰炮都是从英格兰买的。”

    “这个国家因此可是发了一笔不小的横财呢!”

    翁翊皇在平户唐人屋敷也是没少接触过荷兰人和英国人,当然听得懂西历纪年法。

    面对李国助的谦逊之语,他反而竖起大拇指,赞道:

    “小少爷拜按针大人为师这一步棋,走的可真是太妙了!”

    “造船和火器就不说了,单是这眼界,就让许多皓首穷经的饱学之士都望尘莫及啊!”

    李国助笑着摇了摇头,彻底放弃了无谓的谦逊。

    无论怎么谦逊,翁翊皇总是能拍上马屁的。

    于是,李国助只好长叹了一声:

    “如果有办法的话,我还是希望能尽量减轻铸铁炮的重量,甚至使其比铜炮还轻。”

    翁翊皇闻言,几乎是本能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啊这……怕是有些难办啊……”

    李国助嘴角一勾,自信地笑道:

    “事在人为,我觉得凡事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结构和铸造工艺上入手。”

    “咱们大明自产的火炮,若论铸造工艺,有时还在泰西人之上。”

    “然而论威力,却为什么就是比不上泰西人的火炮呢?”

    “究其根本原因,其实就在于结构。”

    “这方面,三浦按针老师已经给我讲透了。”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铸造工艺上进一步超越泰西人,再借鉴他们的火炮结构,”

    “就一定能造出比泰西火炮威力更大,重量更轻的火炮。”

    翁翊皇听的很仔细,直到确定李国助已经说完,才皱着眉道:

    “可现在不管是哪里,铸炮都是用的泥膜铸造法。”

    “以我多年的经验,我认为这种铸炮方法已经没有多少可改进的余地了……”

    “那为什么就不能试试别的铸造方法呢?”

    几乎是在翁翊皇刚说完的一瞬间,李国助就抢着说道,

    “据我所知,铸造方法应该还有失蜡法、砂型铸造、铁模铸造等。”

    “我们何不都尝试一下呢?”喜欢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请大家收藏:

第42章 我们何不都尝试一下呢[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