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 这点小小的差距,用不了二十年就能全部赶超[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之初,股本仅有6.8万英镑。

    那时全世界的货币都是银本位,1英镑大约相当于111.4克白银。

    而1两是50克。

    所以那时的1英镑大约是两白银,

    6.8万英镑差不多就是15万两白银。

    南海边地公司成立之初的股本仅就资金来说,便已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四倍了。

    不过比起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时的股本就要逊色一些了。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时,资本总额是650万盾。

    据史料记载,17

    世纪时荷兰盾约为1吨白银,

    即1荷兰盾约相当于吨白银或克白银。

    所以1两白银约等于4.75荷兰盾,

    650万荷兰盾约等于136.8万两白银。

    但只要经营得当,这点股本上的差距意义并不大。

    英国东印度公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因为到1627年,它的股本已经达到了162万英镑,成立27年,股本就翻了

    李国助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在场投资的出海几乎都是清一色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现代有传言说,李旦好男色,又说郑芝龙就是靠给李旦卖屁股上位的。

    李国助现在可以证明,这纯属无稽之谈。

    他这个便宜老爹真的只是单纯喜欢扶持青年才俊罢了。

    这可能跟他早年颠沛流离的经历有关,

    自己走了许多弯路,就希望年轻人能走的顺当一些。

    其实李国助前世也有类似的经历和心理,

    自己蹉跎半生,连老婆都没娶到,自然也没有孩子,

    所以走出困境以后,就喜欢结交并扶持年轻人。

    奈何好景不长,老天连退休金都不肯让他享受上哪怕一年。

    李旦显然比李国助前世要幸运很多,虽然同样蹉跎半生,却成了富翁,还能老来得子。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他的寿数已经不多了,还有九年时间。

    1625年,在去澎湖为明朝与荷兰调停争端以后,返回日本不久,他就病死了。

    不过早有准备的李国助,或许能帮他跨过这道坎。

    根据出资的份额来看,李旦目前是南海边地公司实至名归的控股股东,持有37.5%的股份。

    但要是算上仁王号、鸿鹄号、鹏发号,及整个永明要塞的价值,李旦的股份应该能占到50%左右。

    颜思齐次之,持有12.5%的股份。

    “好了,接下来咱们开始讨论身股的份额。”

    如此宣布之后,李旦顾谓考克斯道,

    “考克斯,我的老朋友,你希望你带来的风车技术占有多少股份呢?”

    考克斯右手抚胸,鞠躬道:

    “李先生看着给吧,比起股份,我更看重的,是南海边地公司的发展前景,”

    “以及我们双方未来的合作前景。”

    “希望未来我们平户英国商馆能以最优的价格从贵公司购入多种受日本市场欢迎的大宗进口商品。”

    “这个当然没有问题,我们可是老伙计了。”

    李旦笑着说道,接着沉吟片刻,突然扭头对李国助道,

    “儿子,你来说吧,咱们该给考克斯多少技术股?”

    李国助点了点头,转

第90章 这点小小的差距,用不了二十年就能全部赶超[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