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9章 翁翊皇的失误[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所以眼下,翁翊皇只能通过浇口判断砂模停止浇铸的时机,

    泥模和铁模倒是可以结合浇口和冒口的情况进行判断。

    既然不能打扰翁翊皇,李国助索性也关注起了停止浇铸的时机。

    由于三个模具是在同时浇铸,李国助一开始不敢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模具上,

    目光不停在三个模具之间游走,生怕一个不注意,有哪个模具浇过了头。

    他似乎忘记了,这件事根本用不着他操心,自有翁翊皇在管。

    片刻之后,他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但并非这事不用他操心。

    原来在平户铸造那12门6磅铜炮的时候,

    他记得工匠并不是直接把铜汁从炼炉里引导进模具的,

    而是先将铜汁从炼炉导入一种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容器之中,再转运到模具上方进行浇铸。

    这种容器叫做浇包。

    他当时还专门问过工匠,为什么不直接把铜汁从炼炉里导入模具?

    答案是直接从炼炉引导铜汁进入模具是非常难以控制的。

    而浇包可以方便地把铜汁转运到合适的位置,并且能更好地控制铜汁的流量和浇铸速度。

    通过使用浇包,工匠们可以较为精准地将铜汁倒入火炮模具中,减少诸如铜汁飞溅、不均匀填充等问题。

    同时,这种方式也使得操作过程更加安全,能够避免因铜汁失控而造成的危险事故。

    用铁水浇铸跟用铜汁浇铸其实没有本质区别,

    并且由于铁的熔点更高,铁水温度更高,就更需要用浇包保证浇铸过程的安全。

    如此看来,翁翊皇这么做反而是不够规范的。

    但像翁翊皇这样经验老道的铁匠,是不可能无缘无故打破常规的。

    李国助注意到,翁翊皇在出铁沟和导流槽上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所以铁水从导流槽进入模具时,流速就已经被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了。

    况且三个模具铸造的,是同一型号的3磅团炮,型腔的体积和形状是基本相同的。

    所以同时进行浇铸的话,铁水应该是可以同时充满型腔的。

    在这种情况下,直接从炼炉引导铁水同时进入三个模具,是可以大大节省浇铸时间的。

    不过模具的强度、透气性、导热率等因素,可能导致铁水充满三种模具的时间出现差异。

    砂模和泥模的透气性较好,在浇注过程中,型腔内的气体能够比较顺利地排出,使金属液可以持续地填充型腔。

    而铁模透气性差,型腔内的气体排出受阻,会对金属液的填充产生阻碍,使得充满型腔的时间变长。

    铁模的热导率高,金属液在进入铁模型腔后,热量会迅速被模具吸收,导致金属液的温度下降较快,其流动性也会随之降低。

    相比之下,泥模和砂模的热导率较低,金属液在其中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更有利于快速充满型腔。

    在浇注铸铁件时,在铁模中,铸铁液可能在较短的距离内就因为冷却而变得黏稠,难以继续流动。

   &nbs

第129章 翁翊皇的失误[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