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0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才是生财之道?”

    “这白送,那大明不得赔死!”

    奉天靖难以来,大明周遭藩属国都急不可耐想要来到大明朝贡。

    之所以表现这样积极,并不是跑过来送钱。

    毕竟人家又不傻。

    而是期待大明的回礼。

    大明自持天朝上国的身份,自然不可能让小国吃亏。

    于是往往周遭小国受到的恩惠,远远大于朝贡的付出。

    可陈羽这样搞,那完全就是冤大头。

    只出不进!

    朱棣已经想象到老大知道后,天天在自己耳边念叨:

    ‘没钱啊,爹!

    陈羽轻轻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道:

    “老朱,有时候格局要放大一点!”

    “你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有免费的东西,暗地里其实早已经明码标价!”

    朱棣细细品味着这句话,感觉很有道理,很牛逼的样子。

    可要说理解,他理解不了。

    但是,朱棣在陈羽这里已经养成了一个不懂就问的好习惯。

    “掌柜的,我不懂。”

    陈羽看着老朱说的这样理直气壮,心中有些汗颜,但还是微微颔首道:

    “其实很好理解,就像上一次精盐一样,赋予它的定义是奢饰品,独有的属性就是罕见,只有我这里才有。”

    “老朱你初次听到的时候,会不会买?”

    朱棣思考片刻之后,摇了摇头。

    “不会。”

    朱棣不仅是这样说的,上一次也是这样做的。

    在不了解的情况下,估计没有人会进行消费。

    钱多跟人傻很难在一个富有的商人身上出现。

    陈羽笑着说道:

    “那不就是了,但是你吃过之后,认为这个钱花的值不值,以后还会不会继续购买?”

    朱棣欣喜的脱口而出:

    “值,我以后天天让自家厨子用精盐做菜。”

    陈羽点了点头道:“那不就妥了,赠送陶瓷也是同样的道理,大明陶瓷本来就做工精美,很有价值,在那些统治者手中流转,其实相当于间接的为大明商品做免费宣传。”

    “人不管处于何种地位都是有攀比心理的,越是富有的人越是如此,所以这也是大明需要打造奢饰品的原因,到时候陶瓷自然可以在殖民地畅销,为大明带来当地的财富。”

    陈羽所用的办法,就是后世简单粗暴的‘新人好礼。

    不管你的产品好不好,如果用户不点进来了解,那么做的再好也没用。

    郑和七下西洋确实宣扬大明国威,使得万邦来朝。

    然后呢?

    小国磕个响头,大喊大明乃天朝上国。

    走之前还顺走一大票白银。

    虚荣心满足的是朱棣老人家,笑嘻嘻的是小国,哭的是交银子的老百姓。

    万邦来朝磕头,老百姓都没听到个响儿。

    谁让自古以来,华夏帝王觉得,出门在外,做大哥,就要有个大哥的样子,该花的钱,一定要花,绝不能含糊。

    永乐帝自然也是如此。

    结果万邦来朝,虚名有了,本质却劳民伤财,对于明朝后来的贸易往来几乎没有任何的贡献。

    但陈羽这样说,不希望今后入朝为官真能劝动朱棣改变观念。

    毕竟这位永乐帝对外想要宣扬的是和平、大气的形象。

    那么,陈羽觉得只要今后大明在殖民地捞钱的时候速度,远远大于永乐帝撒钱的速度不就行了。

    但若是老马能够趁着第一次下西洋说服郑和,倒也会省去今后的许多麻烦。

    陈羽之所以说这么多,完全就是感觉郑和不是一个迂腐之人。

    毕竟,成为下西洋的总指挥使,可以说是将洪武帝的海禁祖制按在地上摩擦。

    这样的人如果迂腐,那将朝中打着祖制反对下西洋的文武百官置于何地?

    朱棣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道:

    “掌柜的,我信你,过段时间我就改行了,不做木材生意,转做陶瓷生意。”

    陈羽听见朱棣这副口气,愣了一下,随后瞅了一眼朱棣说道:

    “老朱,这官窑在景德镇那边,由朝廷垄断,如有私自买卖或使用官窑瓷器者,将受到严厉惩罚。”

    “至于民窑……还没有精盐利润高呢。”

    “你听我的,不要想其他的,专攻精盐市场,足够你吃的满嘴流油了。”喜欢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请大家收藏:

第80章 免费的才是最贵的[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