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2章 永乐牌无底线印刷(钱)机[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   陈羽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所以朝廷凭借着信誉与军队让信任大明货币的子民、不信任大明货币的子民都相信朝廷发行的货币价值多少白银,然后就诞生出了‘大明宝钞。”

    朱棣闻言有些迟疑的问道:

    “可是如今民间大明宝钞的价值在不断贬值,这样的情况难道是因为朝廷的信誉与军队战力降低?”

    郑和听见陈羽所说,也是一脸的诧异。

    朱棣不是靠着正规渠道获得的帝王,所以民间对朱棣的信誉降低这样的逻辑显然不成立。

    毕竟人家洪武帝那可是实打实的开国皇帝,却依旧逃脱不了大明宝钞不断贬值的宿命。

    但是他方才听闻陈羽所说货币的由来,凭借信誉应运而生,这一点他认同,可是他理解不了。

    随着大明越发强盛,为何信誉反而越低?

    陈羽想了想,说道:

    “货币的本质是购买制造力,而当货币的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数量,导致纸币贬值,物价上涨,货币购买力下降,我将这个现象称之为通货膨胀。?”

    “接下来我举一个例子:假设有一个小岛,小岛上面只有五个苹果能交易,此时岛上的流通货币也只有五张货币。那么每个苹果值一块货币。”

    “可是小岛的国王又印了五张货币,那么这个时候,小岛上流通的货币就变成了十张,能交易的苹果却还是只有五个。那么现在每个苹果是不是就值两张货币了?”

    “商品的数量没增加,流通的货币却变多了。这个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过程就叫做通货膨胀。”

    “嘶~~~”

    朱棣倒吸一口凉气,他好像悟了,对于货币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的领悟。

    跟夏园吉劝解他时讲的完全不一样。

    或者他们二人所将压根就不在一个层级。

    夏原吉带着太子府的一众属官劝谏的时候,一个劲的说大量印钞不可,具体哪里不可,朱棣听的并不是很明白。

    只因锦衣卫去到民间暗访的时候,发现夏原吉他们所说不假,这才短暂的停止了印钞。

    可是现在他对于货币的起始,与发展到现在大明宝钞为何会不断贬值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认识雏形。

    陈羽顿了顿,继续说道:

    “因为信誉与军队,让大明子民相信朝廷发布的宝钞,愿意为上面的面额买账!”

    “但是呢,信任在朝廷不断的印钞中被辜负,将小岛放大到整个大明,随着朝廷不断印钞,市面上流通的宝钞数量远远大于物品数量时,在这无节制的印钞下,大明就会发生‘通货膨胀,导致宝钞的价值贬值,这样的结果就会导致以往同样的货物,可是却需要拿出更多的宝钞才可以购买。”

    “本来百姓就是因为大明的信誉与军队,才愿意为一张纸上面的数额买账,可是在后来大明无节制印钞毁了‘信誉,百姓手中的钱被不断被稀释,最后生存都会存在困难,反正都是死,还会怕军队吗?”

    “所以,在大明‘信誉与‘军队双双失效的情况下,就已经不再是宝钞贬值的问题了,而是百姓直接放弃了宝钞!”

    朱棣点了点头,陈羽所说他都听命明白了。

    可想解决办法时,脑子一片空白。

    但是不慌,陈兄弟总会有办法的。

    可他没有想到,陈羽接下来说的话让他大吃一惊:

    “只要印刷宝钞就能有钱买物品,可是老朱,你还记得我给你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免费的才是最贵的!”

    “在这样的模式下,百姓就像是地里的韭菜,而朝廷就是那一把镰刀,不断的收割着他们,一茬又一茬!”

    “可若是按照你方才所说,对民间采取强制措施,这样的话,那些富人阶级家境殷实,有很好的抗风险能力,可是最终受苦的只能是百姓,这不就是相当于朝廷那个镰刀最终只是在百姓身上不断割肉吗?”

    “如果持续镇压,那么最终大明信誉崩塌,至于军队那也是人组成的,百姓活都活不了,揭竿而起的现象会在大明重现!”

    揭竿而起!

    郑和听见在永乐一朝的通知下,百姓很被逼的揭竿而起,全身一个激灵,他急忙为陈羽找补道:

    “陈兄,这话也不能这么说,大明目前百废俱兴,国库空虚,为了大明发展,只能暂时印点钱出来应急,只能苦百姓一阵子,以后朝廷定然不会再如此做事。”

    陈羽闻言当即反驳道:

    “老马你要知道底线这个东西是不能破的,破了底线就等于没有底线。就像是印钞,这阵子可以印钞应急,过一阵子是不是还是可以印钞应急,那么再往后呢?是不是还是可以印钞应急!”

    “民间排斥宝钞已经普遍存在很多年,这就说明是朝廷的问题,是政策制定者的问题,是制度的问题,而不是百姓的问题!”

    “既然不是百姓的问题,那为什么最终的所有罪责都由百姓来扛?”

    “这……”

    郑和闻言一阵语塞,对啊,所有的政策颁布百姓都没有参与,可是最终的苦难百姓却都背负了。

    可是让郑和惊讶的是,朱棣不仅没有生气,还流露出了一副患得患失的样子。

    甚至平常的皇帝威严都有些荡然无存。

第122章 永乐牌无底线印刷(钱)机[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