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1977,从看穿一切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你们吃的是我们家的肉[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见一家子人热火朝天地讨论兔子红烧还是清炖,李母杨翠花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吃吃吃,就知道吃,老大,把兔子都关起来,赶集的时候卖了换钱!”

    “啊,奶奶,卖两只好不好,咱自己吃一只?”

    “吃什么吃,有野鸡蛋还不够,吃什么兔子!”

    “哦……”

    几个侄子侄女瞬间就蔫了。

    李卫民的几个哥嫂也直吧嗒嘴。

    太缺肉了,馋啊!

    要说还是大孙子李文聪明:

    “奶奶,咱们不卖兔子,把它们养起来好不好?大兔子生小兔子,小兔子长大又生小兔子,以后咱们就有很多很多兔子吃……咳咳,卖啦!”

    杨翠花哼了一声:“说得容易,哪来那么多粮食喂它们,你天天放学拔兔草吗?”

    李武眼睛一亮:“奶奶,你让我吃一只兔子,我就天天拔兔子草!”

    最小的李兰也不甘落后:“奶奶,我不要一只,只要能吃一条兔子腿,以后我拔草,好不好?”

    很多人可能都认为,公社时期不允许个人养殖。

    其实,这种说法并不正确,最起码不够全面。

    刚成立公社的时候,搞大食堂,社员同吃同劳动,自然对家庭养殖管理得比较严格。

    别人都把鸡鸭贡献给大食堂了,你自己养着吃独食,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吧?

    大食堂停办之后,政策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国家不但允许个人养殖家禽,而且鼓励多养,改善人民的膳食结构。

    尤其是养猪,很多地方不但用麦麸之类作为补助,而且还多算工分。

    甚至公家还提供小猪崽,只要长大之后卖给公家就行。

    这些都有当时的报纸可查,千万不要听某些别有用心的家伙道听途说!

    农民可以养殖,自然也可以出售。

    除了部分地方比较严格,只能卖给供销社或者收购站之外,很多地方的乡镇,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开一次集市。

    老百姓可以把自己养的鸡鸭,竹筐和笸箩之类的工具,拿到集市上售卖,收入归自己所有。

    当然,只能卖自己生产的,更不能低买高卖,那就成投机倒把了。

    这就是当时真实的现状,必须说清楚,不然很多人可能就会认为小说的逻辑有问题,感觉不符合时代。

    至于为什么没人大规模养殖,私人搞养殖场?

    原因很简单,当时的生产力落后,粮食产量有限,没有那么多的饲料。

    为了保证底层人民的生活,实现人人有饭吃的目标,粮食不允许倒买倒卖,只能用自己家的粮食养殖,牲畜多了根本就养不活!

    在那些人少地多,粮食产量比较高的地方,因为分的粮食比较多,就可以多养一些家禽牲畜。

    如果是人多地少,土地贫瘠的地方,老百姓分到的粮食比较少,养活自己都勉强,还拿什么搞养殖。

    向阳大队是山村,田地本来就有限,再加上人口比较多,所以养猪的并不多,一般都只是养几只母鸡,用鸡蛋换点针头线脑,灯油盐巴之类。

    看到几个孙子孙女希冀的眼神,李母的心软了:

    “行行行,你们愿意养就养吧!不过,咱们丑话说到前头,咱家可没粮食喂它们,想要养兔子,你们自己拔草!”

    “好!”

    “太好啦!”

    “奶奶你真好!”
<

第15章 你们吃的是我们家的肉[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