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3章 床弩之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实汉军果断撤离是对的,继续攻城,面对城内的床弩利器。

    他们这些攻城器械缺乏,准备不足的士兵,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被射成肉串,无谓的牺牲...

    汉军是精锐的,刀盾手在战场上,更是以一当十的猛人。

    无论是远程射箭,还是近战肉搏近,他们还未怕过谁。

    然而此刻,面对射程足有八百步的床弩,这等攻城利器,他们这些血肉之躯,根本扛不住。

    一些有识的汉军将官,哪怕是冒着被军律砍头的风险,也不想做无用的牺牲。

    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有人挺身而出,主动担责死,一人总比全死好。

    关键时刻,有人做出了担当,勇睿之气,体现的淋漓尽致...

    “哼哼!”任昇看着城外狼狈而退的汉军,不由发出一声嗤笑:“所谓精锐,不过如此!”

    “这点准备也敢攻城...真不知道死字怎么写...”

    城墙上,弓箭手还未出手,准备的金汁也没多大作用。

    而城外汉军便直接崩了,这让他精神抖擞一阵后,便感觉索然无味。

    “不可大意!”徐晃目光沉沉,他没有因为打退敌人而有所轻视。

    他扫视着撤退有序的敌军,沉声道:“汉军此次只是吃了准备不足的亏,惨烈的大战,还在后面...”

    “让各部加强警戒,时刻注意敌军动向,莫要阴沟翻船...”

    “只要稳扎稳打,急的只会是汉军,我等早晚会有机会...”

    汉军虽然势众,但徐晃有信心守住上党,甚至守住常山郡,这一点他从不怀疑。

    这里面除了为将者的自信外,更重要的是背靠上党兵工基地,和并州大后方,他有何惧。

    上党不但是并州的兵工厂,更是夏军的战争发动机,因为这里不但有着铜铁金等各种矿山,还有着工营内数十万技术精湛的匠人。

    铁匠营虽然不是作战部队,但其中二十四万名来自帝都考公营,匠人大师所制造的武备兵器,却是夏军攻伐四方的利器。

    整个太岳兵工厂经过多次扩建,下辖矿山、铁厂、兵坊、以及武备研究基地,总人数更是突破六十万。

    其中还不包括矿山青壮劳力,及其他部门零散的人员,产出的器械武备及数量,几乎是当世之最...

    丘县成城墙上的,十二臂筋牛弩,就是兵工厂的杰作之一。

    有这些源源不断的武备支持,只要徐晃稳扎稳打,东南防线无忧。

    除了兵工厂之外,漳河大营的新兵训练基地,同样是徐晃守住上党的底气之一。

    虽说新兵战力未必高,但在夏军影子军团的特殊制度下,却可以急速暴兵。

    这得益于当初李信在荥阳时,制定的左右副官制,即百长以上的将官,每人配两个副手。

    和平时期,除了增加虚俸消耗外,看不出来什么门道。

    但到战争时期,却有非同一般的妙用,特别是局势紧急的时候,就更能体现出其中威力。

    虽说是副官,其实只有徐晃等少数高层知道,这些左右副官,随时都有转正的可能。

    如今局势危机,副官转正,正在漳河大营紧急操练青壮。

    虽说带的是一群新兵蛋子,与军中精锐没法比,但基本的组织构架在,基层武官齐备。

    且有着以往的管理,以及作战经验,其中战力,绝对比一般的城防军强,用来守城绰绰有余。

    并州与河套,已经全面动员,青壮健妇,除了负责押解粮草运送物资外。

    还有一批批成年役卒,被送到漳河大营,接受武官们的急训,为的就是在紧急关头,投入战斗。

    此时的并州,乃至河套,就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战争机器,无数的物资装备,战马牛车乃至兵员。

    正沿着州郡官道,运河水路,向东南方向汇聚集结,为徐晃和臧霸两位统帅提供后继保障...

    ...喜欢三国,从黄巾起义开始请大家收藏:

第33章 床弩之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