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77章 宏观调控的手段[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一笔“义仓税”,这样灾年的时候,就能用义仓米救灾。

    减少朝廷和百姓在灾难对市场粮食的依赖。

    唐朝这会儿,也靠着盐铁的半民办公制度,控制着盐铁的需求,间接的影响市场价格。

    但其实这样的办法都是间接的,对市场的价格有影响,但肯定不彻底。

    春秋时期,魏国的变法是,当丰收年,就由朝廷出面收购百姓多余的粮食,灾年又由朝廷把这些粮食卖出去。

    或者干脆直接哪里丰收了,哪里受灾了,直接来回倒。

    但是李承乾的这个办法,是不跟商人们讲礼,直接顶着朝廷的名声,坐上市场的桌子上,和那些商人直接真刀真枪的拼价格。

    那这就很得罪人,毕竟大商人背后都是大家族,像前长孙家,全国有上千万亩地,每年不知道卖出去多少粮食。

    而且整个大唐不只是粮食这个行业,还有盐铁、手工纺织、茶叶水果、珍珠玛瑙、奴隶交易等等。

    李承乾不怕,我爹是皇帝,我三弟是大将军。

    你们跟我讲理,我就放我爹跟你讲理。

    你们跟我耍赖,我就放我三弟跟你耍赖。

    李承乾现在毕竟不是皇帝,没办法调动全国大开发,李世民也不行。

    但李承乾可以先从扬州开始,他要利用隋炀帝开发的大运河,把扬州的东西全都拿到长安卖。

    朝廷能收税,李承乾和李恪能赚钱。

    他们两人赚的是中间的运输钱,李恪都开始弄蒸汽机了,那把蒸汽机安上轮子,铺上铁轨,弄个蒸汽火车肯定行。

    但是蒸汽火车一系列很烧钱,李恪现在全是投资,一点钱不赚,根本弄不起来。

    李恪和李承乾原本打算,今年先造纸的,但是一文钱不剩,想造也造不出来。

    让朝廷出这钱更不可能,皇城和皇宫内外,都是节衣缩食,哪里有钱弄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的火车。

    但把蒸汽机搬到船上没问题,还没蒸汽火车花钱。

    李承乾将自己这套,准备开发水路,运输商品的办法完整的告诉了李世民和房玄龄。

    但中间自然是省去了他和李恪的发财大计,毕竟自己是太子。

    一边为了朝廷增加税收,一边又赚中间钱的行为,说出来太伤大家对自己的印象了。

    毕竟李承乾现在的人设是:

    自幼聪慧,机敏过人,兄友弟恭,待人和善,礼贤下士,尊师重长的,好,太,子。

    李世民听到好大儿这套,宏观调控的办法,自然为好大儿高兴,虽然以前没人这么干过,但好大儿想试试也无所谓。

    尤其是好大儿还说出春秋时期,魏国的变法为依据,让李世民觉得,好大儿看的书真多,连自己都没看过。

    李世民也是因为自己小时候看的书少,长大总被魏征挤兑。

    李世民发奋图强,让好大儿多看书,未来别和自己一样,遇到个魏征这样的臣子,被喷的说不出话来。

    “嗯~”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

    “高明,你能引经据典,这人朕很高兴,你这个办法也是受到启发吗?”喜欢我大哥是太子,你敢惹我?请大家收藏:

第477章 宏观调控的手段[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