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史前部落生存记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7章 炼铁改良[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这些抽调过去的族人,每天吃过早饭后过去,下午干完活再回来,趁着这段时间天气还能忍受,多开采点矿石出来,可以在炼铁坊直接制作好铁犁和其他工具,剩余来不及冶炼的铁矿和煤矿晚上跟随族人运送到围墙里来,等下个月大雪封山,把这些支援的人手给调回来,也可以在围墙里熔炼、组装铁犁。”

    虽然入冬以来,已经陆陆续续下了多场雪,但围墙通往炼铁坊、炼铁坊通往两个矿场的道路却还是能通行的,每下过一场降雪,熊部落就派人去清扫一下,供车辆通行。

    部落行动的速度很快,第二天一早,被抽调出来的族人就坐上了牛车和驴车,沿着道路往几处工坊走去。

    “其实铁矿石开采起来倒还好,但破碎起来太费力气了,”熊山在临行前,跟熊洪诉苦道,“水碓现在也用不了,脚踏式的用起来太费力气,而且每次破碎出来的矿石也少。”

    原先部落炼铁,就是将大块的铁矿石给砸成小块之后,直接投入到坩埚里煅烧,只要出铁水就行,对矿石其实并没有进行提前处理以及充分熔炼,导致矿渣里还残留着不少的铁,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让炼铁炉中残留的矿渣太多,每炼上几炉,就要清理一下内部,这也是铁器产量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

    熊洪闭上眼睛努力回忆着前世看到的一些炼铁的办法和流程,耳边听到宗庙外隐约传来族人们的工作、训练声,这反而让他的思路更加清明,回忆起来的东西也就更多。

    对,要想提升炼铁的效率,首先就要解决铁矿石出铁的比例。理论上熊部落铁山那边开采出来的矿石,品位在30%左右,虽然说不上很富,但数量多了也还是能接受的,至少能出两到三成的铁水。但实际上,现在部落熔炼出来的铁,最多只有15%,也就是说十斤矿只能出一斤半铁水。

    至于效率如此之低的原因,熊洪也能分析出来一些。

    第一是铁矿石的品位实在是太低,这个属于客观因素完全没有办法,相比较后世澳洲、美洲那边动辄50%、60%的铁矿石品位,甚至可以直接投入炼钢炉炼钢,华夏这边的铁矿石则以贫矿居多。

    品位高的铁矿石被称为“平炉富矿”、可以直接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旧称“高炉富矿”,都带个“富”字。这些富矿最好是磁铁矿和赤铁矿,它们的含铁量都在70%以上。

    可现在从哪里去找澳洲、美洲?连大海都没有见到,连个小舢板也没有,熊洪甚至怀疑在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实现出海捕鱼的愿望。所以从其他地方寻找高品位的铁矿,也很不符合实际。

    那么只能从贫矿里想办法了。

    倒不是贫矿炼不出来铁,只不过成本要增加不少,所耗费的时间也多很多。这让熊洪耿耿于心,第一时间就记录了下来,一定要给熊部落留个所谓的“家传秘宝”,比如说在什么什么地方有铁矿、有金矿,哪里哪里盛产什么。

    自己可能是用不上了,但可以把这些信息一直流传下去,让熊部落或者接手熊部落遗产的文明,能够沿着这条路一直探索下去,不再走固步自封的老路,不再被我“天朝上国”什么都有的思想给蒙蔽。

    铁矿石的含铁量,它决定矿石的开采价值和入炉前的处理工艺。入炉品位越高,越有利于降低焦比和提高产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后世的经验表明,矿石品位提高1%,则焦比降低,产量增加3%。品位提高,意味着酸性脉石减少,冶炼时可少加石灰石造渣,因而渣量大大减少,既节省热量,又促进炉况顺利。

    要想提高入炉前矿石的含铁量,就要进行技术提升,不过要提升更好的技术,不是一步到位的事情,需要很多代人不间断的努力,目前来说,只要能用就行。

    铁矿石除了含有铁元素存在外,一般还包含脉石成分和有害杂质,而脉石又包含碱性脉石和酸性脉石,一般铁矿石含酸性脉石者居多。这些酸碱氧化物脉石单独存在时熔点都非常高,在高炉条件下不能熔化,只有相互作用才能形成流动性较好的熔渣。

    所以第二个原因,就是需要在炼铁的时候添加上一些石灰石当做助熔剂,来促进酸性脉石的反应,从而排出更多的矿渣。而熊部落目前熔炼的铁矿石,则没有注意这个步骤,一股脑地把破碎后的铁矿石给放到坩埚里,不管三七二十一,出铁水就成。喜欢史前部落生存记请大家收藏:

第197章 炼铁改良[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