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郭荣托孤(一)[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拿起进贡明细扬了一下,揣进怀里。

    两人就此作别,赵匡义并没有回府,沿着御街继续向南走,他本就打算前往州桥,去见一个相熟的人,一个对自己十分重要的人。

    辰时刚过,延福宫中,一片祥和。

    炭火早就燃起来了,整个延福宫中暖意盈盈,上好的紫檀香从金兽口中飘散,沁人心脾,偌大的宫殿仿佛是春天一般。

    延福宫算是后宫所在地,但也用来商议朝政,以前郭荣很少来这里,可自从身体患病之后,他就越发喜欢安静所在,延福宫恰恰能够满足。

    此时此刻,连夜召见的大臣已经来到,或坐或站,都显得有些心绪不宁,他们敏锐的意识到,今天的会议绝不简单,这一点,仅从召见的人就能够看出来。

    为首的正是开封府尹、端明殿学士,拥有“便宜行事”权力的王朴,他有些不合群,一人站在宫门口,看着零零落落的雪花,脸上有些悲戚之情。

    第二个是王溥,字齐物,时任礼部尚书、知枢密院事之职,同时,也是中书侍郎、同平章事,他与范质一起,被称为郭荣的“左膀右臂”。

    第三个是李谷,字惟珍,时任门下侍郎、集贤殿大学士,郭荣南征南唐的时候,李谷随行,担任准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本质上是谋士。

    第四个是窦仪,字可象,时任右补阙、端明殿学士,从郭荣称帝以来,他主要负责朝廷贡举事务,算是后周选拔人才的“第一负责人”。

    这四个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是文臣。让人感到奇怪的是,既然皇帝召见文臣,为何不见宰相范质?

    范质已经连夜入宫了,该交代的,郭荣也都安排好了。

    一直到辰时二刻,太监郭椿的声音在后堂响起:“皇帝驾到!”

    四人仿佛是被马蜂蛰了一样,顿时从各自心事中醒悟过来,赶紧前来迎驾。

    郭荣在郭椿的搀扶下,缓步走到了延福宫中央的座位上,最后两步,他推开了郭椿的手,自己坐了下来。

    “众卿免礼,你们都坐的近一些。”

    声音中虽掺杂疲惫,却还算平稳有力,再看郭荣面色,似乎也有些红润了。

    但了解内情的郭椿,心头却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皇帝来之前,刚刚强行喝下了一大碗参汤。

    “瑞雪兆丰年啊,辛苦诸位,踏雪前来。”

    王朴动容,上前说道:“陛下言重了,我等深受皇恩,虽万死不足以报也。”

    “文伯,年前交代你的事情,处理的如何?”

    “回陛下,汴梁防务已悉数完备,另,广济、惠济、蔡河、金水四大水道,业已疏通,外城十二门、内城八门均已加固。”

    “外城北侧的守备如何了。”

    “北方四门均由禁军把守,每门三千,共计一万两千人。”

    郭荣宽慰一笑,说道:“文伯办事,我放心。”

    说着,又将目光投向了窦仪,询问道:“可象,显德七年的贡举考试是否顺利。”

    窦仪出班,答道:“依照陛下吩咐,已取消各地推荐名额,另将一批不合格的贡生驱离国子监,发回原籍重考,今年考试仍在七月举行。”

    “留用的候补官员,也要再细细审查一遍,这关系到我大周国运,不可掉以轻心。”

    “臣遵旨。”

    窦仪说完,见郭荣仍然盯着自己,心中明了,皇帝最关心的事情还没说。

    “另,依照陛下吩咐,端明殿发出公告,诚邀天下人才,目前已收罗百余人。”

    “籍贯主要是哪里?”

    “……吴越居多,其次为蜀。”

    郭荣明显不满意,他所谓的招揽人才,实则是一种安抚人心的手段,希望将各国有名望的人,尤其是世家子弟招揽到自己麾下,这对日后平定天下大有裨益。可事实上,包括后周的大量人才,偏偏选择了“衣冠南渡”,以南唐为首选。喜欢南唐荣光:我李煜不止是词帝请大家收藏:

第39章 郭荣托孤(一)[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