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塑强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3章 欢歌笑语[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蔡必早在三月底,就组织了上百支从各个方向进入草原的商队,日后羊毛还会源源不断地运送回来。

    针织作坊成立,蔡成教会的那些教坊中女子,开始乘坐马车,以临淄为中心,开始传播如何“织毛衣”。

    会织毛衣的女性,再被各县组织起来,到各个农庄去传播。

    按此势头,用不了三个月,整个青州的女子都能学会。

    今年冬天,青州人不会再挨冻了。

    至于商队带回来的养马师,当然是拖家带口一起来的。

    草原上人口本来就不足,各部落都不愿意出卖奴隶,可架不住商队用雪花盐交换呀。

    每个部落交换一户,五年后,被交换之家,还可以选择是否回到草原,这买卖好像不亏。

    在山区,还出现了茶庄。

    在蔡成的指点下,农署在崂山找到了茶树。然后把茶树移植到各处,产出的茶叶还都有好听的名字:崂山春芽、蒙山碧绿等。

    原来的依靠微薄的山田和狩猎为生的山民,摇身一变,都成了茶农、蔗农,而且还都学会了炒茶和种甘蔗的手艺。

    甘蔗的种苗,可是商队深入扬州带回来的。

    蔡成知道,青州并不很适宜种植甘蔗,毕竟甘蔗是喜温植物。

    但也不是不能种,只不过产量低一点而已。

    哪怕产量再低,也可以为制糖作坊提供原料呀。而且把甘蔗种下后,就让它们自由生长,平时根本不用去管,何乐而不为呢?

    有了茶叶和甘蔗,就可以改变山民的生活了。

    胶东半岛除蒙山、泰山地区外,其他主要是丘陵地带,山民数量可是不少。

    你别说,炒出的茶叶,用开水那么一泡,喝上一口,清神洗脑,别提有多惬意了。

    别人不说,仅仅是青州的世家大族,都抢着去农家乐买上几两。

    当前只能去农家乐买,别的地方根本买不到。

    至于牧府所说的蔗糖,目前还没把甘蔗种出来,目前还不得而知。

    但只要想想,也足够让人垂涎欲滴了。

    有了茶叶这种新产品,青州人对牧府公布的其他从未听过的产品,就有了无限遐思。

    就连原本对蔡成恨之入骨的那些世家大族,都停止了小动作,想看看青州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

    农署开始为农户发放铁锅和菜刀了,每户限领一套。

    其实也不能说是发放,而是赊账。

    一年内,领了铁锅的农户,要向农署支付五十钱。

    可农户不会用铁锅怎么办?

    好办。蔡成在临淄成立了一个叫“一品天下”的酒楼,专门负责培养厨艺。

    每个农庄的庄主,可以带一名女子,前来一品天下学习如何用铁锅。

    青州那么大,学用铁锅煮饭、炒菜、烧菜,要跑那么远吗?

    当前也没有那么多的铁锅,只能从齐国开始发放。

    刚刚找到铁矿,开采还需要一些时间,器具作坊一直正在赶制。

    所以,铁锅、钢制菜刀的发放,和学习铁锅厨艺,是同步推进的。

    至于没有加入农庄的世家大族想要购买铁锅,抱歉,先农户,后

第133章 欢歌笑语[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