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塑强汉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4章 北方之势(1)[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人直接就站在蔡成的身侧。

    看来这个郭淮是铁了心要拜蔡成为师,哪怕他比诸葛亮大,他仍然处处模仿诸葛亮。诸葛亮怎么做,他就怎么做。

    香茶上来之后,蔡成笑着开口。“先让小郭淮为我们介绍一下并州的局势。毕竟他是奉州牧之命而来嘛。”

    郭淮知道,使君大人让他来汇报,无非是给他一个来寻蔡成的理由。

    他生怕蔡成不理他,不收他为徒。

    此时听到蔡成让他汇报并州的情况,他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可能是因为太激动了,他干张了几下嘴,却没有发出声音。

    蔡琰笑道:“小淮子,你就那么没出息?大胆地说,公子又不吃人。”

    在蔡琰的鼓励下,郭淮的心情平复了一些。

    然后他又理了理思路,才开始讲述当前并州的情况。

    其实,蔡成对幽、并、冀三州的情况了如指掌。

    他只是给郭淮一个机会,看看他的条理性和表达性如何。

    郭淮的嗓音很脆,他还没到长出喉结变声的年龄。

    蔡成发现,人体的第二次发育,即使来到东汉,也和后世相差不大。

    “奉州牧大人指示,向行知公子禀报如下……”

    然后郭淮就讲起这半年来并州的变化。

    刘岱就任并州牧之后,绝对是大展身手。

    他以州牧身份下令,把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上郡的汉人,开始向晋中平原集中。

    刘岱承诺:保证返回晋中平原的农户,最多两年,保证可以重归故土。他们来到晋中平原后,平均每人至少十亩田。

    整个并州,地多人少,不担心田地不够。哪怕把并州全部人口集中于晋中平原所在的太原郡和西河郡,也无非是六十万人口。

    何况,蔡成还告诉刘岱,上郡的人口不用迁徙。因为护民军一年内收复河套,上郡无忧。

    当然,雁门郡和定襄郡的人口也不用迁徙,有护民军保护。

    为了让晋中平原的世家大族让出良田,刘岱直接联系了太原王氏、太原郭氏两大并州顶尖望族,和他们联合发出倡议,让所有世家大族共同拥抱新农体系。

    这其中,太原郭氏出力最大。

    因为郭全返回了并州,被刘岱聘为牧府留守长史,同时兼任并州农分署署长。

    郭全可不是荀彧,他算是把新农体系研究的很是彻底,知道新农体系只是青州众多体系之一。

    所以,他把代表商业体系的沧海商号、代表教育体系的大学堂、代表医疗体系的大医堂、代表工业体系的各类工坊、代表生活体系的一品天下……总之,他把他在青州这三年所看到的,全部引进到了并州。

    这大概就是东汉版的“招商引资”吧?

    冬季还没结束,各种体系已经开始在并州落地开花了。

    然后,郭全全力建设农庄,促进春耕;刘岱则是主抓大学堂、大医堂。

    刘岱动员所有读书人全部进入大学堂回炉重造,为并州培养师资,保证半年后,并州八岁以上的孩子,全部都能进入大学堂蒙学。喜欢三塑强汉请大家收藏:

第224章 北方之势(1)[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