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绑定收藏系统,我成为了国宝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1章 回国创业[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就在白溪刚刚抵达鹏城的时候,大洋彼岸也有着一些其他事情发生。

    波士顿,剑桥镇。

    作为全球知名的“大学城”,多所知名学府坐落在此,其中最着名的就是Har

    vard(哈佛)和MIT(麻省理工)。

    当然,大学只是载体,这里除了人才以外,也是很多其他东西的聚集地。

    比如尖端技术,比如金钱,比如权力。

    此时是这里的深夜,准确的说,距离天亮也没多久了,但依然有忙碌的人。

    张日程放下马克笔,看着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揉了揉眼睛说道:“先生们,今天就先这样,大家先回去休息吧。”

    下方是他的团队,准确的说,是团队的核心人员。

    作为30岁被聘为MIT教授,33岁成为MIT终身教授的他,和他手下的这个以华裔为主的团队,属于全球最尖端的物理研究团队。

    尤其在半导体能耗和散热方面,以及高速率移动通讯问题,有着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

    只是最近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应用层面的难题,如果能突破,可以为半导体的集成密度,形成有效的理论支撑,不过可惜搞了一晚上了,也没有个确定的结果。

    众人点头,起身收拾了一下,便零零散散地走了出去。

    张日程看了一眼早就冷掉了的咖啡,摇摇头倒进了垃圾桶里。

    “张教授,上次说的事情,您有想法了么?”

    发声者说的是中文。

    张日程回头看去,是团队里的华人小伙伴,车文俊,三十岁出头,但却已经是非常优秀的学者了。

    张日程看了看,其他人都走了,于是也用中文回道:“还在考虑。”

    对方问的,是关于和霍家合作,回国投资半导产业的事情。

    这也是不久前才发生的事情。

    起因是之前庆典结束之后,霍震刚夫妇在和白溪闲聊的时候,有聊到未来产业的一个走向。

    闲聊的过程中,白溪想起了后世被鹰酱卡脖子的芯片和光刻机,于是便顺便提了一嘴。

    而因为白溪本身身家就不菲,加上她又是有着神秘身份,能够上城墙观礼的人,她的建议一下子就得到了霍震刚的重视。

    在回港城之后,他就找来了一位行业内的老专家,简单地了解了一下。

    老专家道:“芯片产业,前景确实不算乐观,之前国内的几家企业都尝试过产业突围,结果都失败了。”

    霍震刚奇怪:“为什么会起不来呢?”

    “因为我们起步晚,也没有形成良性运作的市场机制,企业投入大量精力研发,出来的东西放在市场上也只是落后产品,无法形成正反馈,就更没人愿意投资了,各个领域基本都是直接去买。”

    其实任何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上,都绕不开“买”和“造”的博弈问题。

    以前因为我们缺的东西太多,国家整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自然是“买”的风气压过了“造”。

    而现在,随着技术上升,逐渐触及到一些人为的“壁垒”,也就是有人想“卡脖子”的时候,就不得不朝着

第131章 回国创业[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