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6章 兄弟互相扶持[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比例稍有差错,口感便会大打折扣;夫妻肺片更是食材处理和调味的精细活儿,既要保留食材原本的风味,又要调出独特的麻辣鲜香,多一分则辣得呛人,少一分则寡淡无味。

    我看向面露难色的师兄,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低声说:“师兄,别慌,包子咱这几天多练练,肺片我也把我的心得跟你分享,咱们兄弟齐心,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师兄眼中闪过一丝感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考核正式开始,厨房里瞬间被紧张的氛围笼罩,锅碗瓢盆的碰撞声都仿佛比平日急促了几分,似在为这场厨艺较量擂鼓助威。我深吸一口气,迅速进入状态,处理鱼香肉丝的食材时,切肉丝的手速飞快且均匀,确保每一根肉丝都粗细得当,泡辣椒、姜蒜等调料按照肖师傅所授精准配比,下锅后,随着翻炒,那股熟悉又诱人的鱼香味渐渐弥漫开来,香气四溢,勾人馋虫。

    做开水白菜时,我全神贯注,深知这道菜看似清汤寡水,实则内藏乾坤。首先是吊汤,需选用老母鸡、排骨、干贝、火腿等多种上等食材,放入大锅中,加入足量清水,以小火慢熬数小时,期间要不断撇去浮沫,确保汤汁纯净无杂。待汤熬成后,色泽如奶,鲜香浓郁至极,这还只是第一步。接着,用瘦肉和鸡脯肉剁成蓉,加入适量清水调散,倒入汤中,待汤中的杂质吸附在肉蓉上,再次精心撇净,反复多次,直至汤汁清澈见底,却又满是醇厚滋味,这才得到了制作开水白菜的“开水”——那是集山珍海味精华于一体的清汤。而白菜的选用也大有讲究,只用中间最嫩的菜心,剥去外面几层,放入沸水中焯至断生,迅速捞出,放入已准备好的清汤碗中,清汤的醇厚与白菜的清甜瞬间交融,不见油花,却入口即化,宛如一场味蕾的极致奢华盛宴。

    再看兰宇轩师兄,他做韩包子时,明显有些手忙脚乱,揉面的力度和时间似乎总掌握不好,导致面皮的松软度欠佳,包馅料时,也略显生疏,封口处不够利落,与标准包子的精致模样相差甚远。做夫妻肺片时,食材切片的厚度不一,调味时,在辣椒油、花椒粉等关键调料的用量上也稍显犹豫,成品的色泽和外观和口感都与标准有一定差距,看着就让人有些惋惜。

    考核结果公布的那一刻,后厨里一片寂静,随后是几声轻轻的叹息。一部分岗位迎来轮岗,兰宇轩师兄由于此次考核的表现,只能暂时从事他的弱项——补充面点和冷菜学习任务。他的眼神里透着失落与不甘,可也暗暗憋着一股劲儿,准备在新的领域发力,眼神中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看着师兄落寞的背影,我快步跟上,揽住他的肩膀说:“师兄,这只是一时的,面点和冷菜咱从头学起,我陪你,咱们一起把短板变长项,以后有的是机会证明自己。”

    如今,在巴蜀百味坊那依旧热闹非凡、烟火升腾的后厨,忙碌的日常从未停歇。我好不容易凭借自身努力稳稳站在了副灶岗位,可心里却一直惦记着师兄兰宇轩。

    我深知,兰宇轩绝非甘愿平庸之人,他此前在考核中折戟于韩包子和夫妻肺片,暴露出在面点与冷菜方面的短板,这就需要兄弟间的扶持来弥补。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决定挺身而出,为他在面点学习上开小灶。这个想法刚一冒头,我便立刻付诸行动,幸运的是,这一善举得到了厨师长的鼎力支持。我得到过淮扬菜师傅在面点领域的真传,经淮扬菜师傅的指导做出的面点,个个精致细腻,口感绝佳,仿佛被施了美味魔法。有了我从旁协助指导,兰宇轩的面点学习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不仅如此,厨师长杜宇珩听闻我的计划后,也对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点头首肯,这无疑给予了我莫大的尊重与信心。

    说干就干,从那以后,后厨只要稍有闲暇,就能看到我和兰宇轩凑在一起钻研面点的身影。我将自己所掌握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他,从最基础的面粉甄别开始,耐心地讲解不同品牌、产地的面粉在色泽、筋度、吸水性上的细微差异,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实则会对最终成品产生巨大影响;接着是和面环节,精确到每一克水与面粉的配比,多一分则软塌,少一分则干裂,我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感知面团的最佳状态;还有揉面时的力度把控,轻重缓急都有讲究,醒面的时长更是要依据,更是要依据气温、湿度灵活调整,每一个环节都事无巨细地传授给他。

    而对于冷菜部分,我虽不能像在面点上那般全程陪伴学习,但我心中笃定不疑。因为负责冷菜教学的廖师傅那可是有着一手让人惊叹不已的冷菜手艺,我自己的冷菜根基也是廖师傅悉心浇灌而成。我坚信,在廖师傅的倾囊相授下,兰宇轩凭借自身的刻苦努力,定能在冷菜领域闯出一片天地。看着兰宇轩眼中重新燃起的斗志,我仿佛已经预见,不久的将来,他会带着精湛的面点与冷菜技艺,和我一起站在副灶岗位的竞争擂台上。

    到那时,我们师兄弟二人将抛开一切杂念,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展开角逐。没有往日的芥蒂,只有对厨艺更高峰的向往与追求。我们会将这段时间积累的所学、所悟、所练,尽情地展现在每一道菜品之中,用锅碗瓢盆奏响属于我们的厨艺乐章。或许最终站在副灶岗位上的只有一人,但无论胜负,这段携手共进、相互砥砺的学艺经历,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宝贵的财富,为我们日后在川菜乃至整个餐饮世界的闯荡,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望未来,在川菜这博大精深的领域,挑战重重,但我和师兄早已握紧彼此的手,无论前方是荆棘密布还是高山险阻,我们都会以兄弟之名,互相扶持,一路同行,用手中的锅铲书写属于我们的传奇篇章。喜欢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请大家收藏:

第86章 兄弟互相扶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