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淮扬新韵入渝香[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我轻轻将食材放入大锅中,注入足量的清水,那水清澈见底,仿佛能预见即将融入其中的鲜美滋味。点火的瞬间,蓝色的火苗欢快地跳跃起来,亲昵地舔舐着锅底,我熟练地调控着火候,先是大火猛烧,让锅中的水迅速升温,食材在这热烈的氛围中开始释放出最初的鲜香。不一会儿,锅面泛起了密集的小泡泡,如同欢快的小精灵在跳舞,我知道,这是食材在苏醒,在为这场鲜味的蜕变做准备。
紧接着,我将火候调小,转为小火慢炖。此时的厨房仿若被施了静音咒,唯有锅中汤汁轻微的“咕嘟”声,我坐在一旁,眼睛却像精准的探测器,时刻关注着锅中的变化。汤汁的颜色从最初的清澈,逐渐变得微黄,再慢慢向浓郁的奶白色过渡,那是食材的精华在一点点汇聚、交融。空气中弥漫的香气也愈发醇厚,似有一只无形的手,轻轻牵引着人的嗅觉,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
几个小时过去,眼看高汤即将大功告成,“辣爷”踱步过来,眼神中满是好奇与期待。我微微揭开锅盖,刹那间,一股如丝如缕的香气扑面而来,仿若灵动的绸带,瞬间将整个厨房包裹。“辣爷”先是目光如炬,审视着那奶白醇厚的汤色,仿若在鉴赏一件稀世珍宝,接着轻轻一嗅那香气,鼻翼微微颤动,随后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竖起大拇指赞道:“大山,就这高汤,没得说!瞧这色、这香,绝对是下了真功夫的。”
我笑着回应:“辣爷,这都多亏您平日里的悉心教导,让我能有施展拳脚的机会。其实,我一直琢磨着,您对我这么无私,我也该为店里做点什么。咱这店,招牌菜是响当当的,可要是能再有点新花样,说不定能招揽来更多的食客。”我微微顿了顿,眼神诚恳地看向“辣爷”,接着说道,“就像这高汤,它可是淮扬菜的精髓之一,要是把它融入咱们的招牌菜里,不仅能提升菜品的档次,还能让食客尝到不一样的风味。”
谈及芋儿鸡,我眼中放光,兴致勃勃地比划着:“做芋儿鸡的时候,把处理好的鸡肉和芋儿码放在碗里,浇上这滚烫的高汤,再用个大盘子倒扣过来,放入蒸笼里蒸制。这一来,利用蒸汽的热力,让高汤的鲜味迅速渗透到鸡肉和芋儿里,比平常炖煮的速度可快多了,而且能最大程度地锁住食材的原汁原味。”
“辣爷”听得眼睛发亮,接口道:“有道理!那璧山兔呢?你打算咋弄?”
“璧山兔也有新招。”我转身指向兔肉和调料,“切好的兔肉,咱不用老川菜那套腌制法,改用淮扬菜的葱姜汁水,既能去腥又保鲜嫩。下锅爆炒,先搁点儿淮扬菜特有的虾籽酱油提鲜增色,再下仔姜、二荆条那些调料,热辣不减,还多了层鲜美,口感准保丰富得很。”
“行,既然都想好了,咱就试试。”“辣爷”一拍大腿,果断下了决定。
说干就干,我们挑了个相对清闲的时段,在厨房一角悄悄开启试做流程。可刚开始,问题还是冒了出来。准备芋儿鸡的学徒喊了起来:“师傅,这芋儿咋切都大小不一,这能行吗?”我过去一瞧,新手对滚刀块切法生疏得很。我拿起刀,边示范边讲解:“切芋儿得斜着下刀,角度、力度都要匀,这样块儿才匀实,受热入味都好。”
芋儿切好,码放时又又发现碗不够。厨房正忙,找人找物都费劲。我急得团团转,四处翻找,好在角落翻出备用碗,解了围。
处理璧山兔也不省心。腌制的葱姜汁水,学徒手一抖放多了,葱姜味刺鼻,差点盖过兔肉鲜。无奈,只能返工重配,还得赶时间。
下锅爆炒兔肉,掌勺厨师对虾籽酱油的用量没底,放少怕没效果,放多怕怪异。我守在旁,紧盯色泽香气,适时指导调整。
几轮折腾,改良的芋儿鸡和璧山兔总算出锅。热气腾腾,香气诱人。但我们没急在第一时间推给食客,而是召集厨房伙计,搞了个小型品鉴会。
大家围坐,拿起筷子,忐忑又期待。先尝芋儿鸡,软糯芋儿吸饱高汤与鸡肉鲜味,轻轻一抿,香甜散开;鸡肉紧实入味,高汤回味悠长。再试璧山兔,色泽红亮,入口兔肉鲜嫩,虾籽酱油提鲜恰到好处,热辣随后袭来,层次丰富。
“哇,这味道绝了!”“肯定能火!”伙计们赞声一片。
见大伙反响热烈,我和“辣爷”相视一笑,心里有了底。接下来的日子,我们逐步把新菜品推给食客。果不其然,尝过新菜品的食客纷纷叫好,店里人气愈发旺了。
在“渝味臻香阁”,我们成功开启美食新征程,让淮扬、川菜魅力融合绽放,成了山城美食界的独特亮点。喜欢我的三年学徒生涯和二十六个师傅请大家收藏:
第106章 淮扬新韵入渝香[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