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方剂杂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章 九味羌活汤[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药性率先扩散开来,驱散体内的寒气;防风和白芷虽然药性相克,但正如羌活所说,这种相克反而形成了一种微妙的平衡;细辛和川芎的药性相互交融,活血行气;苍术的燥湿之性得到黄芩的制约,不会太过伤阴;生地滋阴清热,防止药性过燥;甘草则调和诸药,使药性更加平和。

    在九味药材的共同努力下,患者体内的风寒湿邪被逐渐驱除。咳嗽声渐渐平息,原本沉重的呼吸也变得顺畅起来。

    当药效完全发挥后,九味药材都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防风感慨道:"没想到我们配合起来,效果这么好。"

    白芷微微一笑:"是啊,看来相克也不一定是坏事。"

    细辛和川芎相视一笑,曾经的芥蒂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羌活欣慰地看着大家:"这就是中医配伍的智慧。我们九味药各有所长,相互配合,相互制约,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

    苍术点头附和:"《伤寒论》中说:'药有个性之特长,方有合群之妙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黄芩补充道:"《金匮要略》也提到:'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摄',我们今天的配合,正是体现了这一点。"

    生地温柔地说:"我们虽然性格各异,但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治病救人。"

    甘草最后总结道:"所以,我们不应该再互相排斥了。相反,我们应该珍惜这种独特的配伍关系。"

    九味药材相视而笑,这一刻,他们真正理解了"君臣佐使"的含义。从此以后,他们成为了最默契的搭档,共同组成了着名的九味羌活汤,为无数患者驱散风寒湿邪,恢复健康。

    ————————

    九味羌活汤

    张元素方,录自《此事难知》

    【组成】羌活(9g)

    防风(9g)

    苍术(9g)

    细辛(3g)

    川芎(6g)

    香白芷(6g)

    生地黄(6g)

    黄芩(6g)

    甘草(6g)(原着本方无用量)

    【用法】上?咀,水煎服。若急汗,热服,以羹粥投之;若缓汗,温服,而不用汤投之(现代用法:水煎温服)。

    【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证治机理】证系外感风寒湿邪,兼内有蕴热所致。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治宜发散风寒湿邪为主,清泄里热为辅。

    【方解】羌活辛苦温,入太阳经,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疗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功善祛风,并能胜湿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入太阴经,功善燥湿,并能祛风散寒,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善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助热伤津,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方为主治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里热证之常用方。

    【配伍特点】主以辛温,少佐寒凉,六经分治。

    【方歌】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同甘草,三阳解表益姜葱。

第6章 九味羌活汤[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