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抗战之重整河山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88章 泥淖中的大军[2/2页]

    讨论群五六37四三陆七伍

    如果承认了科莫罗夫斯基的两个条件,那么等于红军完全放弃了这片肥沃的土地,这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家乡军实力微弱,红军可以借着清除纳粹的名义一路向西,就算西方强烈抗议也无济于事,这些都是为了战后的利益。

    士气旺盛的乌克兰方面军和白俄罗斯方面军马上打到国境线了,国防委员会制定的战略方向是兵分三路向柏林攻击。

    第一路沿着波罗的海,通过加里宁格勒,穿越波兰北部进入第三帝国;

    第二路则是直接通过华沙,用最快速度冲向柏林;

    第三路则是进入捷克斯洛伐克,抢在中夏人之前控制更多的地盘。

    莫德尔指挥的东线各部队仍在顽强的抵抗,是保卫国家、保卫家乡的信念在支撑着东线的200多万士兵。

    在日耳曼人看来,布尔什维克人及他们的信念比洪水猛兽还要可怕,因此绝对不能让他们进入第三帝国,那样的话自己的家人会被殃及。

    这样的信念甚至盖过了对原子弹的恐惧。

    4月之后,大地解冻,冰雪消融,春雨渐渐笼罩东欧平原。

    读者身份证五六37四三陆七伍

    消失的沼泽再现,黑色的土地满是积水,道路变得非常的泥泞。

    苏军的钢铁洪流被陷在了泥潭里,单是把那些几十吨重的大家伙从泥淖里拖出来便消耗了红军士兵绝大多数的精神力和力气。

    莫德尔在撤退的时候更是坚定地执行了坚壁清野政策,铁路和公路被完全摧毁,党卫军还焚毁了上千个村庄。

    红军士兵知道胜利就在前方,但是泥泞的道路阻碍了大军的前进,400多万人、四五千辆坦克装甲车、三万多门火炮、一万余辆轮式车辆挤在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泥淖中。

    从空中看下去,泥泞的道路让初春的大地变得满目疮痍,庞大的红军部队好像是被陷在泥淖中的巨人,一身的力量和本事无法施展。

    天气给东线的百万德军一丝喘息之机,让朱可夫等苏军元帅心急如焚,无可奈何。

    趁着这个机会,莫德尔开始在波兰的东部边境上构建防线。

    家乡军的起义由党卫军负责镇压,莫德尔无暇他顾。

    一条崭新的防线正在春雨中不断成型。

    虽然军队和政府里有了很多协议停战的声音,但是希特勒依然决定抵抗到底,让纳粹党带领日耳曼民族继续战斗。

    站点:塔,欢迎下载

    希姆莱、戈培尔和戈林坚定地支持元首的决定,他们无法让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纳粹的世界里。

    纳粹是他们的精神信仰,是一切!

    党卫军开始弹压国内的求和派,海军与元帅邓尼茨甚至被调离了柏林,到南方的慕尼黑去了,远离权力核心。

    纳粹总部正式下达了各地区、各主要城市立即修建防核爆工程的命令。

    小胡子本着自己得不到令毁之的原则,开始命令总参谋部制定全国焦土政策。

    纳粹党的最后疯狂即将完全展现在世人面前。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好阅小说a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好阅小说a阅读。

第1288章 泥淖中的大军[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