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 大灾将至和人口买卖[1/2页]
一箱箱的枪支从船上搬下来,已经熟悉了燧发枪使用的第一批候补军官们和第一批良家子士兵,每人负责200支,检查是否能打火、是否能安装刺刀。
沉重的大炮和炮车也一并运了下来。
每门炮看起来都很华丽,上面浮雕着花纹,后面炮尾的地方也根据不同的磅数熔铸出了不同的兽首。
看得出这一次法国人也有示好的意思。
只是这些大炮并不让刘钰很满意。
12磅炮,3000斤,三米长;最小的四磅炮,也有1200斤。
比大顺的大炮略强,单从重量上看似乎也强不到哪去,或许游隙值能小一些,打的更远更准。
有道是买椟还珠,一并送来售卖的这些,炮不满意,炮架还是相当满意的。
和自己预想的,就差了一个依靠螺丝旋转控制的微小高度调节器,这个可以自己加。电脑端::
主要是炮车的结构布局很合理,很多乱七八糟的推杆水桶之类的都能悬挂在上面。
还有几辆四轮马车,也正是刘钰需求的。
带有转向架的四轮马车……可能用在西南山区是真的没用,但要是去打准噶尔走北线草原,大为有用。
他对现在就招募一些能工巧匠复刻这些东西毫无兴趣,既然有会的师傅,跟着当然更省时间,为什么要去自己反向工程呢?
况且他的计划是直接去各地营,招收一些不能袭良家子身份、考入了营内舍而又不能入上舍的十三四岁的小孩子当徒。
只不过现在招聘的工匠还遥遥无期,这时候去招了徒还得管吃管住又要花钱。反正营一时关不了,自是不用着急。
花费了两天的时间完成清点,这期间船上的人也没有下船,刘钰派人往船上送了些补给和饮用水。
六千支燧发枪,质量还行,基本上都能用。刺刀也都配套齐全。
12磅的野战炮5门,8磅野战炮14门,4磅野战炮25门,还有一些法国的骑兵剑之类的玩意儿。
所有的这些货刘钰都没砍价,但验收合格的时候,支付了一部分黄金,按照1:12的兑换比,实际上还是少支付了一些。
阿尔戈英雄号也要赶着去广东装货回印度,并没有做太久的停留,很快就离开了。
临走之前,刘钰又下了一套订单,军火按照这个的一半数量再来一套,但是枪支必须要1728式的,如果明年也就是1731年的时候不能交货,可以推迟到1732年。
对于自己提出的雇佣工匠的要求,刘钰并无半分的忐忑。
只要法国不都是一群脑子有问题的人,但凡有几个脑子还能用的,就知道他的提议很诱人,多出来一个能够遏制英国、荷兰、俄国的盟友,何乐不为?
杜普莱克斯也算是史上留名的人物了,不至于连这点东西都看不透。除非他自信到认为凭他一己之力就能独霸印度、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和荷兰舰队。这人虽然自信善谋,但并不狂妄。
送走了法国人,之后的日子就是练兵、讲课,试炮,编写炮兵的角度参数表。
台风天一过,刘钰又屯了一波粮食。
让那两艘训练舰绕着朝鲜半岛,去了一趟海参崴。
派了几个懂测绘会画图的,去测一下海参崴附近的能垦耕的土地,从海参崴到牡丹江、乌苏里江的路线,以及沿途能够屯垦的河谷区。
同时沿途收购一波粮食,不需要购买仓廪,只要先付款寄存在各家各户中即可。
选了一个心腹人,给自己曾经并肩战斗过的一些村社的府兵们写了一封亲笔信。没有走水路,而是过了渤海之后骑快马去了松花江,询问一件事。
“如果我把人给你们运到那,给你们做十年长工,你们包吃包住,十年后给他十亩垦过的地和一年的粮食以及农具,你们可以为每个人出多少钱?”
“我知道你们那里卖粮不易,粮价九州最低,这笔银钱可折为粮食。如有需求,可趁冬季封冰,沿牡丹江一线运送一批粮食囤积成栈,派人看守,每栈以够千人食用为宜。”
“各村社联络,沿途可每隔三十里一栈,第一批可先送去千人。此非国事,乃你们的私事家事,请务必出力。届时结算,以运粮、出粮、看守各自折算。粮价就以一两一石为平价。”
“给我报个价。女人、男人、半大孩子,都是什么价。不只是你们能接受的价,还有附近村社能接受的价,都帮我问一问。”
“另:上一次和罗刹人开战,分了缴获的一笔银子。和罗刹打仗的时候,朝廷也是直接从你们那买粮的,我之前也和你们过,把钱攒起来日后我带你们发财。现在是时候了。速派可靠人随信使来,详谈。”
“问好。”
这封信他早就想写了,但今天才算是到了时候。
人口买卖,是个很禁忌的事。
但刘钰却不得不这么做,官方移民朝廷花不起那些钱。
不买卖人口,道德上倒是舒服了,但是山东河南一旦有灾,几十万的灾民总不能装看不到就觉得他们的死与己无关。
治本无胆。
那就治标。
用尽可能最低的成本,去移最多的人口。
屯的粮食,救急不救穷。
尤其是招远这样的地方,产黄金,一旦有大灾,土地兼并肉眼可见。
真正大买卖挖金子的,随随便便就能从辽东买上几船高粱米,到时候是卖地活命、还是要地饿死,这都不用想。
官方移民,耗费太大不,中途克扣之类的太多,又是往那么冷的地方移民,死亡率在五成左右。
等待时间慢慢移民,且不铁路还要等多久才能修起来,就现在辽东未填满、内蒙亦可垦耕的情况,不会有人主动翻越松辽分水岭的。
这些年天气转暖,松花江这些地方的粮产量逐渐稳定。
然而粮食虽多,却运不出去,此时全国来看,粮价最低的地方就是松花江的那群府兵村社里。
往后等平定了准噶尔,屯垦移民,无需考虑,粮价最低的地方一定是西域诸城。
往年这些边疆府兵都盼着打仗,一方面他们可以有军功,另一方面就是如果在北边打仗,朝廷会选择直接在那买粮,比从后方运粮便宜的多。
第一六零章 大灾将至和人口买卖[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