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顺173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三章 君子圣徒[1/2页]

    军官们对各种造反研究不多,自也不知倭国自有国情在此。

    若不是因为《典当地租佃法令》,这倭国的情况和大顺截然不同,除了造反的“酸秀才”也会来几句鹿台钜桥之类的典故外,实无相似之处。

    除了几个心地善良的觉得将来这么一走,土佐藩怕要血流成河,良心间隐隐觉得有些对不住这些要帮他们攻高知城的百姓。其余的军官也没觉得什么,唯独担心如刘钰所说的那般,吃饭看热闹的时候,来好多人;等真正办事的时候,便不来了。

    好在陆战队的军饷向来充足,又关系到退役后的年金,且不像水手那般病态,大量上岸补充的军官生也都知道这件事关系到海军将来能拿多少赔款以造舰,总算是维持了基本的仁义之师的模样,赢的了当地人的小小信任。

    次日一早,天蒙蒙亮,附近几个村子的百姓就提着家中的农具赶来混饭吃。

    除了农具,他们手里还提着家里的竹筐、背篓,各自登记,就在当场领到了钱。

    伴随着太阳升起,天上没有早霞,预示着几天之内都是大晴天,刘钰的心情也如同这朝阳一般,蓬勃开怀。

    不及中午,已有数千人聚集于此。

    下了军舰的军官生融入其中,各配了通译,组织当地的百姓将陆战队的大炮拉到了高知城的西北角外空地上。

    靠着数千人手里的锄头铲子,填平了高知城西北角的稻田。告知造纸业发达,附近树木极多,砍伐树木,很快构建出了对准高知城的炮位。

    观察了一下高知城,刘钰觉得有些美中不足,可惜前几年的大火将高知城的天守阁烧了个干净,若不然此时炮轰天守阁,定能让这些倭人农夫欢声雷动,一会做起事来也必更加卖力。

    至于攻城,这是战术问题,他已不必躬亲,参谋们早已拟定好了方案。

    纵然语言不通,也不影响,只需要一会炮击毁掉高知城西北边的石墙,压制城上的防御,让那些农民用竹筐担土,填平壕沟就是。

    中午十二点一到,炮兵已经准备就绪,参谋们最后来询问刘钰。

    “大人,攻城已经不难。只是我军人少,又不可分散以免被倭人寻机击破,故而不能围之。这些倭人农民,空有热情,奈何一辈子都没摸过刀剑,亦不可用。万一土佐藩的武士跑了呢?”

    刘钰不以为然地笑道:“跑就跑了呗。有句话讲,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他们能跑,高知城的稻米金银能跑吗?况且,我要让幕府看到的,是我攻下了高知城。至于我军野战之力,浦?醭欠闲嬉徽剑?寥艘丫?籽鬯??耍?筒恍枰?傺菔玖恕!

    “日后我若不掌海军,你们参谋们一定要想清楚,打仗的目的是什么。达成这个目的,制定相应的战术,成全背后的战略。我攻高知城的目的,不是为了杀武士,是为了让幕府知道,我有能力在倭国任何一处登陆、借用百姓怨气,千人即可攻城。令其不敢倾全力与天朝决战于九州岛。”

    想着皇帝已经把李?戆膊褰?撕>??行┱铰陨系目悸且残枰?哉庑┎文泵墙?幸幌屡嘌?

    讲清楚战术、战略的区别后,最后看了一下怀表,冲着参谋点点头道:“开始吧。先炮击半个时辰,半个时辰后叫倭人百姓填壕与沼泽。”

    轰隆隆的炮声开始作响,不到半个小时,高知城西北边的石墙已经坍塌。从各个军舰上抽调的、负责在桅杆上狙杀敌舰指挥官的火枪手也靠近了护城壕,随时盯着可能露头的铁炮足轻。

    高知城中,土佐藩的留守家臣悄悄观察着城下集结的数千农民,心惊胆战地发了一句感慨。

    “水可覆舟啊。”

    抵抗已无意义,唐人的炮击太猛烈,知道如何打仗的人都可以看出来,下一步那些农民就会将护城壕填平。

    前些日子的浦?醭且徽剑?丫?眯矶辔涫肯牌屏说ǎ??且?晕?恋奈湟眨?诨鹎够鹋诘拿媲安恢狄惶帷

    最后的依仗就是高知城,十余丈高的山丘和城上的石墙,或许挡不住唐人的火炮,却可以给武士们带来一种安全感。

    就像是夜里怕鬼的人总会盖好被子,骗自己说鬼钻不进被子里一样。

    可现在,这个自己欺骗的谎言已经破灭,石墙很快完蛋了。

    土佐藩的留守家臣在考虑到底是自杀,还是投降。

    山下的唐人高举着“仁义”二字的大旗,这两个字他们当然看得懂。仁义大旗的后面,是被煽动起来的万千农夫。

    唐人或许会走,这些农夫可走不了。想着这些天城下的传闻,几个家臣建议不如先投了。

    “唐人以仁义为名,只说要均田地、废贷利、另作保以求仁政实施。投降虽是武士的耻辱,可既然唐人只是为了仁义而来,不如先假意投降。骗其离开,待藩主归来,再行定夺。”

    面对这样的提议,有家臣犹豫不解。

    “这个唐人的伯爵,到底要干什么?他说来我邦,是因为萨摩藩的人占了琉球,这是萨摩的事。若是他们不知道萨摩藩在何处,我等亦可告诉他。”

第四十三章 君子圣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