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顺173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一四章 死与复仇(十四)[1/2页]

    爱德华·霍克有自己的判断,即便理论上他此时是军人,应该坚决地执行内阁的方针。

    但在大顺参战之后,皮特内阁的很多方针的基础性假设就错了。

    全球海洋战略的基础,是法国被欧陆战事拖住,军费向陆军倾斜,从而保证英国理论上能够独自面对欧洲的两个海军强国:西班牙和法国的波旁家族同盟。

    之前,霍克当然是支持皮特的。因为他是海军,所以他知道英国海军的能力,豪赌一场,联葡萄牙,击败法国和西班牙,理论上是没有问题的。

    只不过,在大顺参战之后,这个问题就变成了英国需要以一敌三。

    而大顺那边,有个和法国完全不一样的情况,那就是东亚没有普鲁士、奥地利,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英国。

    他舅舅是管殖民地和种植园的,对于贸易问题,自小耳濡目染。

    霍克压根就不相信大顺参战,是因为英国在印度的激进行动刺激到了大顺、威胁到了大顺的安全底线等等这些屁话。

    他希望战争以一种英国承受了一定损失的方式结束,而不是真的把中法之间逼到海峡决战、或者登陆爱尔兰或苏格兰的地步。英国,输得起殖民地;输不起苏格兰。

    在这种军队主将的自我意识下,大顺这边运送俘虏和尸体的征调的、法国原本计划用于登陆英国的船队,全程都在英国海军的监视和保护下,安全且顺利地抵达了敦刻尔克。

    已经基本荒废的敦刻尔克,算得上此时法国本土受战争影响最大的地方。

    舰队在这里做了短暂的停留,很快就和从巴黎那边赶来的外交使团接上了头。

    大顺这边要前往英国的是在欧洲逗留多年的田平,与陈青海亦算是熟人,以前在刘玉那也常见过面的。

    开战之后不久,他就被英国视为“不受欢迎的人”,给送到法国去了。这事倒不是因为他帮刘玉搜集情报和技术的事暴露了,这种事,都是明摆着的,要不这年月的大使难道就是蹲在那吃喝玩乐的?

    主要还是因为党争,开战之后肯定有人拿中国说事,攻击敌对派系,加上他和刘玉的亲戚关系,最后闹得沸沸扬扬,礼送出境。

    此时两边会面之后,田平就把法国这边的外交大使给介绍了一下,晚上按照这边或者那边其实也一样的规矩,吃了顿饭,认识一下。

    酒宴散了后,陈青海便问了一下,这法国大使是什么来头,法国那边到底是什么意思。

    自己人这边得先勾兑勾兑,也得和田平说明白这一次去英国要干啥、准备达成什么目的。

    再一个就是询问一下法国这边的态度。

    虽然理论上说,军队的人不该干涉外交和谈判,但大顺这边的情况实在特殊。

    英法之间的谈判,是军队打成什么样,然后外交官去谈判。

    你拿这个岛,换我那个岛。比如历史上用梅诺卡岛,换瓜德罗普;用路易斯堡,换印度诸城。

    大顺这边就完全不同。

    印度的事,大顺压根没有列在谈判选项中:我就拿了,你能咋的?谈判,谈个屁。

    而军队跨过了好望角,进入大西洋之后,军队本身就意味着目的。

    或者说,大顺的外交谈判底线,军队的这群人,比大顺的外交部门知道的更早。这里仅限军队的高阶军官,将帅级别。

    因为大顺要的东西,不是靠打几个岛拿到的。

    而是靠军队威慑英国海峡舰队,靠巡航舰和商船,到处劫船,崩溃英国经济,实质上促成英国航海条例的瓦解;促成大顺商船夺取各东印度公司占据的东西方贸易市场,如西非、北美、地中海、加勒比等。

    在这个大目的之外,大顺还要负责欧洲的势力重新均衡,以及北美的最终瓜分分界线。

    这里面,既需要英国这边的态度,也需要作为“可疑的盟友”的法国这边的态度。

    英国的态度还是很重要的。

    类似于宋时的主战派、主和派……就像是七年战争结束后的对法和约,有希望直接逼死法国的、也有认为不要逼的太狠做出让步的。

    因为国家并不是一个人,或者说不是一个正常的、不人格分裂的人。

    大顺参战之后,英国内部肯定会产生诸多分歧和利益冲突的。

    不是说大顺逼着英国打开关税,全英国就一定反对。比如那些早就对东印度公司不满的人,很明显也希望分一点东西方贸易的好处。

第一一四章 死与复仇(十四)[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