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新顺1730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终章 九三年(十)[2/2页]

    大顺,能不能像之前的欧洲东印度公司一样,一年从吉吉拉特这买大几百万两的棉布?

    这和道德无关。

    大顺哪个商人脑子有虫?跑苏拉特买一堆棉布,去松苏卖?

    现在的情况,就是所谓的【欲当买办而不得】。

    这是无形之手。

    而有形之手呢?

    大顺当年起义,是因为啥?

    因为没饭吃。

    所以,大顺会认可法国重农学派的粮价无需管控、无形之手政策吗?

    至少,在粮食上,是不会的、也是绝不可能的。

    尤其是,当年的太子,在湖北搞出来“米禁”风波后,对粮食问题,大顺更是相当在意。

    这里面,就必须知道一个道理。

    什么道理呢?

    粮食啊,其实是地里长出来的!

    而棉花呢,其实也是地里长出来的!

    多种三五斤棉花,就意味着会少收三五十斤的粮食。

    缺了粮食,就大顺这物流状况,内地地区真缺粮了,就算不考虑耗损,真运过去的时候,说不定饥民都把府衙给占了。

    故而,大顺这边的政策就很明确了。

    工商业是好的,要发展。

    棉纺织业,是大顺工商业的支柱产业,要支持。

    但还要保证粮食安全。

    那么怎么办呢?

    印度种棉花。

    那印度种棉花,岂不是意味着印度缺粮,会导致饥荒?

    那就两回事了。

    河南要是种棉花缺粮了,起义军越过黄河,说不定就把紫禁城扬了。

    那印度缺粮了,难道印度的起义军,还能翻越喜马拉雅山一路北上直冲京城?

    至于无形之手……

    只能说,在粮食问题上,法国的重农学派,刚做了个“好”榜样:别的玩意儿就无形吧,粮食这玩意儿还是悠着点吧。

    看来说,这人没饭吃会饿死,竟然是个在东西方都准确的道理啊。

    这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历史上,印度棉纱,确确实实导致了本土的手工布产业发展,并且创下了大约6亿匹的土布巅峰。

    这也导致了大顺现在面临的现实:

    纺织业,要分开看。

    织业,只能靠外部市场,靠商业霸权和舰队决战,促进织业工业化。

    想靠大顺内部市场,直接织业工业化,那真是异想天开,根本就不懂什么叫“男耕女织”。

    纺业,则大不同。

    其实也很简单:就物价来说,同样的劳动量,是把棉花搓成纱的劳动量更“值钱”?还是把纱纺成布更“值钱”?

    劫夺制下的印度原棉和印度棉纱,自然会对大顺的原本经济产生冲击。

    但是,这种冲击,是可承受的、甚至有利的。前提是大顺的海军,能保证运输;大顺的刺刀,能保证原棉和棉纱的低价。

    大量的印度棉纱进入大顺本土,再飞入寻常百姓家——大顺原本专业只为搓棉纱而生的劳动者,并不多。更多的,还是自己纺棉花搓线织布一条龙。

    既然同样的劳动时间,织布比纺棉花赚的更多,那么这种经济结构的调整,自然是可以推广的。

    一方面,大顺解决了“改麦为棉”这个让朝廷一直头疼的问题。总有人觉得老百姓傻,不知道自己种经济作物;实际上恰恰相反,从明晚期开始,朝廷就一直头疼老百姓自发改种经济作物导致粮食价格波动的问题。

    另一方面,这也为大顺此时的危机,埋下了伏笔。

    之前三十年的印度殖民,让印度棉花和棉纱,取代了本土的棉花和棉纱——毕竟,有些事在印度能干,而在大顺没法干。刘玉只能在两淮盐地圈地种棉,改良棉种;而在别处,小农经济且朝廷组织力极其低能的情况下……这么说吧,要是大顺能完成全面的棉种改良,在现有土地制度的前提下,那证明大顺的组织力已经不存在任何意义上的“困难”了。想修铁路修铁路、想移民就移民。

    当然,在印度,有些事就可以干……比如组织力控制力不行,那我换个思路,变种大土地种植园不就得了?

    于是,这三十年间,大顺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内部市场。

    这个内部市场,是对棉纱的需求。

    三十年前,大顺不存在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因为小农经济下,自己搓、自己纺、自己织。

    三十年后,对小农副业冲击最小的纺纱业,完成了对大顺内部市场的冲击:【各地皆用印度纱】。

    这个市场,是如此之大。

    大到,走锭精纺机一出线,大顺的商业资本、工业资本,立刻明白,这玩意儿要发财!

    因为这个市场,不只是先发地区那些对外贸易的织布厂需求。

    更有一个超过三四亿人的广袤市场:没错,我机织布或许卖不出去,但是机纱,却能从松江一路卖到甘肃!

    市场是如此之大、前景是如此之好。

    纺纱,当然是有利润的。没利润,谁纺纱?

    所以,为啥纺纱的利润,要让印度人拿到?为什么不直接进口印度原棉,运回来在本地机纺,且赚一笔原棉到棉纱这个过程中的剩余价值?

    这个问题,还有另一重意思:

    印度,在这三十年的变革中,在为大顺三亿多人的经济体量,提供棉纱。换句话说,印度有多少人实际上是靠纺纱出口到大顺而生存的?

    大顺和历史上的英国有个很不一样的地方。

    历史上英国的人口其实也就将将够第一次工业革命,所以,英国可以允许印度纺纱业发展。因为劳动力就这么多,印度人纺一部分纱,这对英国是有利的。

    英国要摧毁印度的棉布,但对棉纱,不一定非要摧毁。甚至允许印度当地建一些纺纱厂。

    不是好心,而是因为人口不是太足,干这个就不能干那个,只能选最高端、附加值最高的产业去干。

    而大顺……

    嗯。

    什么叫人口不足,以至于若是纺纱就会缺人去织布?

    这个问题,大顺这边是不可能理解的。

    反倒是,大顺这边欣喜若狂,他妈的,又能容纳至少百十万的无业人口了!

    毕竟,纺纱不只创造了纱工这一个就业。还有机械制造、煤矿、运输、蒸汽机、建筑材料、住房、照明、玻璃制造等等一系列的产业。

    举个可能最不起眼的例子:你都上蒸汽机加走锭精纺机了,你不二十四小时两班倒?你都上二十四小时两班倒了,摸黑干?那你的纺纱厂得要玻璃吧?得要照明设备吧?

终章 九三年(十)[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