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2/2页]
听皇帝如是说,扈载连连摇头,十分恭顺地答道:“多些陛下关怀,臣的身体尚好,只是老毛病了,不碍事!”
又看了扈载几眼,发现他的表情很认真,眼神之中却透着淡定与坚决,也就没再多说什么了。
待刘承?登船之后,扈载转过身,步履由轻盈变得沉重,脸上也冒出少许异样的红润。很多人都知道扈载体弱,但此时,他实则已是疾病缠身,只是被他隐瞒着。
至于目的嘛,也不复杂。文人求名,扈载文笔堪称上佳,一篇《碧鲜赋》广传东京,为人所称道。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将来未必不能成为一名扬史册的文坛大家。
然而,不受上天钟爱,羸疾盈年,诊治不愈。于扈载而言,虽然考得状元,但这些年算是蹉跎度过,如今终于入天子之眼。专门被点名,侍奉御前,随驾北巡,是个难得的机会。
这个时代,主角与中心永远是大汉天子,想要留名于史,没有比在刘承?身边任事,更好的机遇了,哪怕没有大的功业,只是属文拟诏。
出发的这几日,经刘承?口中所述诏制行文,经扈载润色,可谓落笔生花,篇篇秀华,都是扈载可籍此留名的。
扈载的病已经很久了,此番,若是从天子恩典,回东京休养,痊愈的希望不大,但到手的机遇却是要彻底放弃了。
是故,扈载选择强撑病体而为之。
退下之后,迅速地书好制文,上呈审核用印,发传东京。而后,迅速地与仆人收拾行囊,随驾渡河。
前后又耗费了半个多时辰,剩下的一批行营人员,方才登船结束,起锚离岸,缓缓北向,准备跨过开阔的黄河。
君驾既离,白马渡这边也逐步放开了戒严,舟船往来停靠,商旅行人入埠,喧嚣热闹之声再度充斥在口岸,白马渡也迅速地恢复往日的繁荣。同时,议论的话题,多了“皇帝出巡”这一条。皇帝出巡,若不是为了纵情享受,而是为了检视州政,体察民情,再少费人财,对于民心民气,还是有所提振的。
登船,离岸,航行,靠岸,下船。经过这一番折腾,等到北岸之时,刘承?也被搞得精力疲惫。所幸,北岸官府做好了接待准备,先行过河的龙栖军也提前整列好,经过一个时辰的调整,再度起行,西北直向大名府,这算是刘承?历次北上的传统路线了。
事实上,自东京发,若走舟船,会轻松些,也会快捷些。但是没办法,一则刘承?不喜欢坐船,觉得风险大,二则,巡视的路线也是有规划的。只有一些辎重,是走船运。
顺着运河北上,至内黄歇了一夜,翌日起行,即至大名府元城。
“不知陛下有何吩咐?”魏仁溥奉命来见,登上銮驾。
看着他,刘承?笑道:“大名及周边,朕也算熟悉了,将至元城,不欲在此久留,歇两日即继续北上。你我就在此分道吧,大河下游州县,前几年多遭水患,这两年稍安。对于重建复耕情况,前者曾派王敏察视过,发现了不少问题。朕意欲辛苦魏卿一趟,以宰相之尊,替朕东下,去东道下游州县,看看现状,检视堤塞,黜置地方,陟罚臧否!”
前几年,大汉水患频发,以郑、滑、博及下游州县为甚,波及甚大,灾民百万,朝廷花了不少人物力治理。而因此所产生的一系列政治、民生问题,至今尚未完全解决。
魏仁溥只是稍微体会了一下,便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也不多废话,拱手应道:“是!”
“走吧!再至元城,或许又别有一番感触!”刘承?轻笑着。
而元城这边,领侍卫司副都指挥使郭从义、西道布政使窦仪与大名府尹李浣率元城将吏,已出城倍道相迎。
第72章 求名而不惜身[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