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0章 八大胡同[2/2页]
不知不觉,已经看了几组照片,年份也从光绪二十三年,来到了光绪三十二年,这时,一张照片引起了王心怡的好奇。
“八大胡同?”
“咦}怎么还有人拍这里?
好恶心!”
王心怡满脸的鄙视,陈香也皱起了眉头。
照片的背景,正是八大胡同的胭脂胡同,而特写镜头则是当时胭脂胡同相当出名的【春满楼】,两个打扮的花枝招展,但却姿色骇人的“姑娘”站在春满楼的两边招揽生意,一位拄着拐杖的半大老头,笑嘻嘻的向门口走去。
至于老头要进去干什么,人人都晓得,这也是二女鄙视的原因,但陆飞却相当淡定。
“你们这是什么表情?
八大胡同怎么了?
风云场所也是一种文化,你们都知道商鞅吧,但你们或许不知道,商鞅正是这一行业的祖师爷,在当时,这一行业可是国家税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你们不要嫌弃风月场的女人,她们绝大多数都是身不由己,俗话说,笑贫不笑娼,但凡有办法,有几个愿意做那种行当?
还有,你们可不要一提八大胡同就想到那里,其实,八大胡同最早不是这一行的专属,而是戏班的聚集之地。”
说道八大胡同的兴起,又该乾隆爷闪亮登场了。
八大胡同“风月场”雏形的形成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乾隆时期,徽班进天都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一带,此后四喜、春台等戏班相继来天都,分别下榻于八大胡同之百顺胡同、陕西巷和李铁拐斜街。
所以老天都有句俗语:“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
由此可见八大胡同与戏剧特别是京剧的形成发展的历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由于清代禁止娼妓,而士大夫阶层自明代就好狎优,蓄养家班。
而所以来天都的徽班弟子又是男孩子,他们中漂亮的一般就是男旦,住所兼教戏所在,每个师傅的寓所都起堂号,如梅兰芳出自朱霭云的云和堂,梅巧玲经营景和堂,程长庚寓处四箴堂,谭鑫培堂号英秀堂都在八大胡同。
嘉庆时期的相公重色不重艺,后来同光以后,以三鼎甲为代表的大师在艺术上精进成功以后,逐渐童伶相公也以色艺俱佳为尚了。
可以说清代的八大胡同兴盛完全是因为鸭子相公而起的。
到了清朝末期,清政府已经自顾不暇了,对于这种“娱乐”行业也管不过来了,这才有胆大的老板开始变动改革,逐步把鸭子换成了女人,完成了有一次进化。
到了民国时期,八大胡同才算是真正的“繁荣”,各种窑子琳琅满目,有贵族专属的高档会所,也有比较亲民的“良心企业”,这样一来,八大胡同也成了三教九流聚集之地,简直热闹非凡丑态百出。
直到解放后,八大胡同还存在了一段时间,最后被一网打尽,一夜之间全部瓦解,这才有了如今八大胡同的宁静。
第2800章 八大胡同[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