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龙啸九天,万剑归宗[2/2页]
蜈蚣精顿时发出凄厉的惨叫,身上千疮百孔,鲜血飞溅,终于被剑阵破开防御。
就在此时,李白那超级难听的歌声,突然从蜈蚣精的体内传出来,唱的正是杜甫创作的那首诗白帝。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歌声嘹亮,剑光闪耀。
李白从蜈蚣精的体内跳出来,飞到半空中,整个人金灿灿的,好像金身罗汉一般。
“龙啸九天,万剑归宗!”
他大喝一声,将青莲仙剑召唤出来,竟然模拟燕赤霞的御剑术,将其幻化出无数剑影,激射向那只巨大的蜈蚣精。
与此同时,他一直反复高声吟唱那首白帝,将它的意境融入剑法中。
杜甫大喜,立即跟着李白的节奏,一边高声歌唱白帝,一边将自己那把特制的食神菜刀激射出来,滴溜溜旋转。
玉环嫣然一笑,踏着轻盈飘逸的舞步,配合李白和杜甫的曲调,施展天龙八音,演奏着悦耳动听的琵琶弦音,激射出无影无形的音波功。
“李白前辈的歌声,竟然不怎么难听了!”
知秋、傅月池和那些听过李白唱歌的人,很快就发现这个事实。
傅清风冷冷一笑,凝望着李白,眼神很复杂,似幽怨,似痛恨,又似倾慕。
元芳耸耸肩,唉声叹气:“只要李白和杜甫一联手,就没我什么事了。”
“应该没我什么事了。”燕赤霞微微一笑,掐个指诀,轻喝一声,“剑归无极!”
话音刚落,半空中的那些飞剑纷纷回鞘,就像是乳燕投林一般。
杜甫创作的白帝,是一首拗体律诗,作于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杜甫寓居夔州期间。它打破了固有的格律,以古调或民歌风格掺入律诗,形成奇崛奥峭的风格。
诗的首联,即用民歌的复沓句法,来写峡江翻腾的奇险景象。
登上白帝城楼,只觉云气翻滚,从城门中腾涌而出,此极言山城之高峻。往下看,“城下”大雨倾盆,使人觉得城还在的上头,再次衬出城高。
这两句用俗语入诗,再加上音节奇崛,不合一般律诗的平仄,读来颇为拗拙,但也因而有一种劲健的气骨。
下一联承“雨翻盆”而来,具体描写雨景,而且一反上一联的拗拙,写得非常工巧。
首先是成功地运用当句对,使形象凝炼而集中。
“高江”对“急峡”,“古木”对“苍藤”,对偶工稳,铢两悉称“雷霆”和“日月”各指一物“日月”为偏义复词,即指日,上下相对。
这两句中集中了六个形象,一个接一个奔凑到诗人笔下,真有急管繁弦之势,有声有色地传达了雨势的急骤。
长江此段地势高,两山夹水,致峡中水流至急,加以翻盆暴雨,江水猛涨,水势益急,竟使人如闻雷霆一般。
从音节上言,这两句平仄完全合律,与上联一拙一工,而有跌宕错落之美。
这两联先以寄兴,暗写时代的动乱,实际是为展现后面那个腥风血雨中的社会面貌造势、作铺垫。
后半首境界陡变,由紧张激烈化为阴惨凄冷。
雷声渐远,雨帘已疏,诗人眼前出现了一片雨后萧条的原野。
景色惨淡,满目凋敝,那人民的生活如何呢?
这就逼出尾联碎人肝肠的哀诉。它以典型的悲剧形象,控诉了黑暗现实。
孤苦无依的寡妇,终日哀伤,有着多少忧愁和痛苦啊!她的丈夫或许就是死于战乱,然而官府对她家也并不放过,搜刮尽净,那么其他人可想而知。
最后写荒原中传来阵阵哭声,在收获的秋季尚且如此,其苦况显而易见。
本诗在意境上的参差变化,很值得注意。
首先是前后境界的转换,好像乐队在金鼓齐鸣之后奏出了如泣如诉的缕缕哀音又好像电影在风狂雨暴的场景后,接着出现了一幅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
这一转换,展现了经过安史之乱后唐代社会的缩影。
其次是上下联,甚至一联之内都有变化。如颔联写雨景两句色彩即不同,出句如千军万马,而对句则阻惨凄冷,为转入下面的意境作了铺垫。
这种多层次的变化使意境更为丰富,跌宕多姿而不流于平凡刻板。
王世贞在艺苑卮言中指出的,“前疏者后必密,半阔者半必细,一实者一必虚”,或“一开则一阖,一扬则一抑,一象则一意,无偏用者”,就是这个道理。
李白和杜甫对这首诗非常熟悉,而此时他们的剑光和刀光已经彻底融合,再加上玉环的天龙八音,竟然形成一种纡徐回复、一唱三叹的语调,传达无穷的感喟和叹息!
这种语调与天龙八音融合之后,有非常巨大的杀伤力。
当那道璀璨夺目的金色光芒,倾泻在那只蜈蚣精的身上时,立即令它爆炸开来,化为灰烬。
至此,倩女幽魂2:人间道所有主线任务终于完成。
刀剑合璧,天下无敌!
本章完
第188章 龙啸九天,万剑归宗[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