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六章:匈奴祖制,夜半出兵[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两刻钟后。

    炊烟彻熄。

    短暂休整过后的五千余燕军将士再度翻身上马。

    随即紧随着各部将旗再度踏上行军之路。

    只不过相较于先前一路狂奔的行军速度而言。

    此时燕军整体行军速度无疑慢了大半有余。

    除此之外。

    奔走于燕军前军五里外的燕军斥候。

    相较以往行军,亦是多出了大半有余。

    但好在。

    最后二十余里路并未出现波澜。

    不知不觉间。

    时已近申时。

    五千余燕军将士最终还是于既定时间,行至了既定宿营之地。

    两百余名燕军最为精锐的斥候。

    亦于此时自昆赞部牧场外围悄然折返。

    与此同时。

    昆赞部二十五里外的枯河旁。

    辛思玄、许奕二人在两百余中军亲卫的护卫下快速沿着枯河走马一圈。

    最终选定一处勉强可称得上是兼具隐秘性以及易守难攻之地作为今夜宿营之地。

    「汪敬伯。」

    辛思玄驻马细细观察片刻,待确保此地已然为最优选择后,随即出言唤道。

    「末将在!」

    自拔营后便始终紧随主将而行的传令官汪敬伯闻言当即驱马上前。

    「传令各部将领,即刻率军行至此地安营扎寨。」

    「老规矩。」

    「寨前寨后各三道壕沟。」

    「前壕后壕宽四丈深一丈。」

    「中壕深八尺宽一丈。」

    「壕底插满短枪。」

    「太阳落山之前,本将亲自带人巡查。」

    辛思玄面色略显严肃地沉声下令道。

    「遵令!」

    汪敬伯闻言当即抱拳领命。

    随即驱马行至数名紧随而至的传令官身旁。

    数十息后。

    数名传令兵高悬中军集结旗,快速纵马而去。

    ......

    ......

    时间于不知不觉间飞速流逝。

    原本高悬于云端之上的烈日,眨眼间便已只剩下一抹血红残阳。

    昆赞部二十五里外的燕军临时营寨内。

    许奕、辛思玄一行人方巡查完营寨布防一事。

    正欲折返中军大帐之际。

    忽有数名亲卫快速寻来。

    「辛校尉,康伯长、曹伯长他们回来了。」

    为首亲卫快步行至辛思玄、许奕两步外,随即面朝辛思玄、许奕二人俯身抱拳禀报道。

    至于其口中的康伯长以及曹伯长,则为燕军先登营斥候曲中最为杰出的两位伯长。

    此番深入昆赞部牧场外围行侦查之举的便是此二伯。

    且整个先登营斥候曲中,也唯有此二人得配千里镜一物。

    「好。」

    辛思玄闻言点了点头,随即再度驱马前行。

    不多时。

    许奕、辛思玄一行人再度行至中军大帐前。

    「属下拜见辛校尉。」

    许奕、辛思玄一行人方一行至中军大帐前。

    早已于中军大帐前恭候多时的康寿喜、曹泽志二人当即快步上前见礼道。

    「帐中再言。」

    辛思玄翻身下马,随即微微点头道。

    「是!」

    康寿喜、曹泽志二人闻言当即再度抱拳道。

    话

    音落罢。

    待辛思玄、许奕一行人走进中军大帐后。

    康寿喜、曹泽志二人稍待十余息,待确保无人再入中军大帐后。

    这才迈步朝着中军大帐行去。

    「昆赞部营帐现如今位于牧场何处?」

    康寿喜、曹泽志二人方一行至中军大帐。

    端坐于上首太师椅之上的辛思玄便不由得开口问道。

    「回校尉。」

    「昆赞部营帐大半集中在牧场中部。」

    「距我军现如今所处位置大抵在三十五里上下。」

    「据属下观察,牧场中部兵马数量大抵在八千上下。」

    「另外一部分营帐则分散于牧场东南西北四角。」

    「据属下观察,此部分兵马数量大抵在两千人上下。」

    康寿喜与曹泽志对视一眼,随即上前半步如实禀报道。

    而其之所以能够如此准确地统计出昆赞部大致兵马数量。

    其自身本领自然占一部分功劳。

    但更多的功劳却应归功于匈奴前三代单于。

    匈奴逐水草而居,行踪素来飘忽不定。

    早在匈奴初代单于一统草原之前。

    匈奴各部落常常因争夺牧场大打出手,有时甚至更是刀兵相见。

    匈奴初代单于一统草原初期时。

    甚至爆发过十余个部落为争夺一块牧场而乱战一团,最终十余个匈奴部落死伤足足超过两万人的惨剧。

    此等伤亡数目自一定程度而言。

    已然完全不亚于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一场大型战役。

    也正因此。

    自此事爆发之后。

    匈奴初代单于往后余生的执政生涯中,一直致力于为匈奴各大部落划分领地以及牧场。

    在历经十余年的努力后。

    匈奴六王将以及二十四长的领地以及牧场大抵算是明朗了。

    初代单于驾崩后。

    匈奴权贵欲撕毁领地以及牧场之约。

    也正因此。

    接任单于之位的第二代匈奴单于。

    前半生的执政生涯,除与中原王朝作战外的大部分时间,基本全用在了平衡匈奴各部领地之争上。

    在此期间甚至一度爆发出匈奴四王将之战。

    而事情的起因则是因左大将麾下一大型部落为抢占右大将麾下一中型部落的牧场。

    直接发兵将那隶属于右大将的中型部落内的勇士全部斩杀。

    其部落内的女人、牛羊、战马以及牧场等物,则统统被左大将麾下那大型部落吞下。

    此等大事自然无法做到不着痕迹。

    事发后,右大将直接率大军包围了隶属于左大将麾下的大型部落,势要为被灭部落讨一个公道。

    右大将欲为麾下被灭部落讨回一个公道。

    左大将又岂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麾下一大型部落被灭?

    若其对此无动于衷,事后麾下各部落又会如何看他?左大将威信又将放于何处?

    连番交涉无果后。

    匈奴左大将当即纠集兵马奔赴右大将军前。

    两大王侯之战就此拉开帷幕。

    再后来,交战中的匈奴左右大将分别向匈奴左右谷蠡王求援。

    最终。

    一场惨烈无比的匈奴四王将之战彻底爆发。

    若不是第二代单于及时率军奔赴战场,亲自调停。

    谁也不知那场匈奴四王将之战,最终会令匈奴族走向哪一步。

    此事结

    束后。

    匈奴第二代单于后半生执政生涯中,直接放弃了与中原王朝交战。

    进而将精力全部放在各部领地以及牧场一事中。

    后来。

   &

第四百三十六章:匈奴祖制,夜半出兵[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