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我的超级修仙大途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34章[1/2页]

    炎涛脸上带着微笑,慢慢起身:“老师也知,子在温水事情多,不处理完了,恐温水百姓来年受苦,权衡再三,只得顾一边了,老师在蜀郡多年,全心全意为百姓,子效仿老师,想必老师也不会怪罪。”

    “你倒会话!”文党苦笑摇头:“都炎先生巧舌如簧,前几次见面,并未深刻了解,这下我却知道,此言不虚。”

    “老师这是夸学生,还是骂学生?”

    “哈哈哈……!”文党笑的胡子都在颤抖。

    “你刚才不是询问老朽准备给你个什么官职?现在老朽就可以告诉你,官位不高,俸禄不多,算起来和那个温水县佐差不了多少!你可愿意?”

    炎涛看了常事一眼:“只要不是别驾就好!”

    “你倒不愿得罪人!别驾可是高官,去了长安,都是有资格觐见的,你倒想做,常别驾恐怕不愿意!放心不是别驾。”

    “那就好,老师知我只为做事,想必老师早有安排,学生遵从老师。”

    “这还像句人话!”

    市掾,也称市曹。通俗讲便是现代的工商税务城管的集合体。

    要这个市掾,就得从西汉的官吏制度开始起。刘邦本是个泼皮无赖,开国以来,完全不懂如何管理国家。幸好萧何张良还算下智者,在结合了秦朝的官吏制度之后,为了无限量减轻刘邦的负担,设计出了一个由丞相主管下事务的官员体系。

    大汉推崇黄老学,信奉道家。道家有曹人曹等官职,曹指上仙官,人曹指主管人间事务的人官。所以很多官名便用到了曹这个字。

    皇帝设“六杀为自己的秘书,即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书。宰相设“十三曹”为自己的秘书。即:西曹,主席史署用。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并包军吏在内。户曹,主祭祀农桑。奏曹,管理政府一切奏章。法曹,主法律民事诉讼。驿曹,掌邮驿科程。尉曹,主卒曹转运。贼曹,管缉捕盗贼。决曹,主罪法。兵曹,管兵役。金曹,管货币盐铁。仓曹,管仓谷。市曹,主市场商贾。

    由“六杀“十三曹”可见,全国的政务集宰相一身。而皇帝负责行乐,游玩。这种设计绝对符合刘邦的意思。上行下效,各郡国按照丞相府的布局,相应建立自己的曹掾制度。炎涛做的这个市掾,也算是文党知人善任。

    从太守府出来,霍金一脸不高兴:“还重用,就这个官,和咱们蜀中商会会长有什么区别?早知道这样,不如不来。”

    炎涛笑了笑:“区别大了!什么叫名正言顺,这个挺好,有了这个官职,聚拢商贾谁也没话!”

    黄十三不懂这些,见炎涛高兴,他就高兴,一把搂过霍金:“先生是好事,那就绝对错不了,听先生的!来的路上我发现前街有个卖卤肉的,不知道是不是从咱们温水传过来的,这几太忙,早就想老君观的郑屠卤肉了,今日我请客如何?”

    二人欢快的打马前行,扔下炎涛一个人远远跟着。几人回到住所,霍金和黄十三的手里多了不少好吃的,谁也顾不上炎涛,大呼叫的朝后院跑炎涛叹了口气:“没心没肺活着不累!”

    司马相如从屋子里出来:“先生此去,太守给了先生什么官职?”

    “市掾!你觉得如何?”

    “好!最好!”司马相如长出一口气:“我们的怎么都是私下组织,如今有了这个官职,先生名正言顺,也不怕旁人诟病。”

    “我也是这么想的,昨咱们还为这事犯愁,今日就解决了,明,咱们就把蜀中商会成立的告示贴出去,只要把蜀郡的商贾全都集中起来,不怕目标实现不了!”

    第二日一大早,成都东西两市忽然间贴出了两张告示,一张是太守府任命炎涛为市掾的任命书,另一张便是蜀中商会成立,征召商贾加入的告示。前来赶集的商贾,仔细看过之后便开始议论。

    “王掌柜,太守府为何突然换了市掾?这个炎涛是何方神圣?”

    “这你都不知道,听过温水吗?就是那个造出布袋盐的人!听我堂舅二伯父的女婿的三儿子,炎涛被太守征召,做这个市掾倒也合适。”

    “哦!想起来了,这个炎先生的确是商贾奇才!这蜀中商会又是个什么意思?”

    王掌柜摇摇头:“前一阵子听过这事,好像是梓潼那边的祥福号传过来的,难道要我们成都的商贾,都投靠到祥福号手下?”

    旁边一人冷笑一声:“胡什么,蜀中商会,这是整个蜀中的,怎么成了祥福号的了!”

    “刘掌柜知道?”

    “倒是听了一些。”

    “来听听,也让我们明白明白,如果是好事倒也不错。”

    “是个好事,你们可知道这炎先生已经开通夜郎商路的事情?”

    “略有耳闻。”

    “据,炎先生要把这商路拿出来,只要加入蜀中商会,便可以通过这条商路,将货物发往夜郎。”

    “哎呀!那的确是个好事!夜郎富庶,这么来回一转,获利颇丰!”

    刘掌柜微微一笑:“二位慢慢看,在下还有些事情,告辞!”着,挤出人群,朝着自己的商铺跑去。

    王掌柜眼睛一转,也告辞而去。剩下那人见二人走了,猛然一惊,连忙挤出人群往外走。

    这两件事很快就成了成都商贾议论的焦点,大家热烈议论,纷纷猜测炎涛和蜀中商会突然冒出来,能给成都商贾带来多大的好处。

    崔久明气喘吁吁的闯进炎涛家,一进门便端起桌上的茶壶猛灌一气:“我的呀,差点就出不来了,那些商贾都疯了,我铺子的门槛都要被踢烂了!”

    司马相如呵呵一笑:“这不是好事吗?”

第734章[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