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英雄问鼎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 张良赴约得兵书[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诚恳地说:“晚辈两次来迟,心中十分愧疚,这次能侥幸提前,真是万幸。不知老前辈有什么指教?”老翁笑道:“这次表现不错,年轻人就应该像这样。你想我和你从未见过面,一见面就和你大胆的约定事情,这其中必定有缘故啊!我现在有几句话要叮嘱你,希望你多加勉励,能有所作为。”张良恭敬地说:“请您赐教,晚辈洗耳恭听。”老翁这才说:“凡干大事的人,都要历尽千难万险,因此必须具备坚韧不拔和百折不挠的决心!若是心傲气浮,一触即溃之人,乃一勇之夫,莽撞之辈,不堪与之谋。斗力能决定一时的成败,但不能决定百世的劳绩;斗智不仅能收一时之功,也能成就万世之勋,所以唯有智者才能忍,能忍方是韧,忍中有韧才算得上是大智大勇。因此从古以来的英雄,一定要胸怀韬略,腹藏良谋,正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老夫之言,公子一定要牢记,窃莫心浮气燥啊。”张良急忙拜谢道:“多谢恩师赐教。”老翁说着就从怀里掏出了几册书,叮嘱道:“我这里有三卷书,你要好好的研读,今后能做王者之师。十年后,时局一定有变化,丰、沛一带必有王者兴起。到那时你要替天行道,选择英明的君主辅佐,建功立业,造福万民,将会名垂青史!但要记住:功成身退,功成身退啊!且记,且记!”张良连忙接过书,再次长跪在地,惊喜万分地说:“恩师的话,晚辈铭刻在心,但不知您老住在什么地方?晚辈怎么称呼?日后到哪里去寻访?”老人用手捋着胡须,昂首挺胸,然后意味深长地道:“青山处处是我家!你若有心,十三年后,到济北来,看见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啊!”说完爽快地笑了几声就转身走了,又唱道:

    老境将至兮志未酬,收拾骸骨填壑沟。不见当年兮姜太公,渭滨直钩钓王侯。

    牧野一战兮周业兴,功盖寰宇垂千秋。谁论齐桓之管夷吾,明君用贤起于囚。

    九合诸侯兮一匡正,大人虎变尽风流。秦穆晋文兮相继霸,风云际会闹东周。

    王业尽废兮时已久,圣贤之治一旦休。唯将大任兮托孺子,重整乾坤慰我叟。

    张良听完歌,老人已经走远了。他才长长地吁了口气,心中激动不已,只觉得这位神秘老人交给他的任务太伟大了,太光荣了,也太艰巨了。不过这个任务不正是他心目中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吗?张良想到这里,心中一阵按耐不住地喜悦。

    “大哥,老家伙给你什么了?”华无害问着话和朱建走了过来。张良急忙拿书给二人看。华无害一看是三卷书,沮丧透顶地说:“等了大半夜,只得到几卷破书,看样子他是个老书呆子!”张良严肃而认真地道:“不可胡说,这书一定十分珍贵,不比一般的经书。”华无害冻得直哆嗦,也顾不得去看书,直催促回去。

    三人回到家中,张良拿书细看,原来是《太公兵法》。华无害打了个呵欠,道:“什么太公太婆的,我先去睡觉了。”华无害去了,朱建也去睡了。独有张良欣喜若狂,他见这书分为上、中、下三卷,是及其珍贵的古代军事谋略书,现在突然得到了这样的奇书,简直是如获至宝。张良心想:太公就是周文王的老师姜子牙。这样的传世兵书自己从未见到过。可现在这位神秘老人将它传授给我,里面肯定隐寓着什么玄机。授书的老人必定是一位高人隐士,想必是一位饱览兵书,满腹经纶,还能预见未来的兴衰。不过只因他年迈,不能施展治国平天下的远大抱负了,才把这书传授给了我,让我来完成重整乾坤,补裰天地的宏图大业。从他的歌中也能听到就是这个意思啊!张良想到这里,用手揉揉眼睛,捧着上卷开始诵读起来……

    张良从此手不释卷,时日一长,心智逐渐开朗了。他每当黄昏之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来到圯桥,期待着那位神秘老人能够再次出现,可是在今后的岁月中,那位神秘老人就再也没有出现过。这座桥也就成了他心目中的神圣向往之地,同时也成了他发愤图强,立志有所作为的起点。每当他想起‘圯桥授书之事,全身的热血就会沸腾,重大的使命感驱使他在今后的岁月里从来都不敢偷懒、懈怠、畏缩和颓废。他暗下决心:要以毕身的精力和全身心的努力迎接将来更为严竣的挑战。有《圯桥》诗道:

    圯桥千古仰高风,张良邂逅黄石翁。

    自从佐帝功成后,凭吊前贤踵相踪。

第十三章 张良赴约得兵书[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