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四章 眼光依旧是那么地长远[2/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nbsp白居易、元稹一开始听说有重大事情要交给他们去做,还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呢。
nbsp结果……
nbsp却是跑断了腿,足足做了差不多有一年的问卷调查。
nbsp当然!
nbsp也是多亏了在外面跑了一年的调查,两人对大唐的民生更加地清楚了。
nbsp等两人回来后,李重便问了问他们对如今大唐如何治国,有何看法。
nbsp见两人也都说得头头是道。
nbsp李重这才把两人给提拔到中书省。
nbsp让两人参加一些起草诏书之类的工作。
nbsp两人瞬间苦尽甘来。
nbsp他们俩,倒是幸运,可惜就可惜了孟郊。
nbsp由于年纪太大,再加上经常要写小说,结果这身子骨是越来越不行。
nbsp在李重要给他封官之前,孟郊就去了。
nbsp关键……
nbsp由于孟郊此前对治国也没什么特别的贡献,这也导致了,李重还不能在他死后,刻意地去拔高他的地位。
nbsp但在李重的眼里,孟郊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nbsp至少……
nbsp他是大唐以文——化育天下的先锋。
nbsp现如今……
nbsp大唐的读书氛围已经是十分地浓郁。
nbsp而在增长了百姓见识的同时,还能提高朝廷的税收,这对国家来说,何尝不是一种贡献呢。
nbsp……
nbsp这一年。
nbsp李重也是顺利地跟长孙晴完成了——行周公之礼,敦睦夫妇之伦。
nbsp一个十八岁!
nbsp一个十九岁!
nbsp都正值青春年华。
nbsp十八岁的长孙晴,此时也是长得相当地明艳。
nbsp皮肤白嫩白嫩的。
nbsp甚至都不用涂什么粉黛。
nbsp而且……
nbsp也是李重唯一见过的,能把大红色的牡丹插在脑袋后面,而不会被牡丹给夺去了颜色的。
nbsp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nbsp这牡丹花也是有点名贵。
nbsp花开的时候,这一朵好看的牡丹花,便可以直接叫价到数十千文。
nbsp甚至,只要买四五朵这样的,就可以换一个民宅。
nbsp这么一看,这洛阳城中,有钱人还是占了大多数。
nbsp每年的二三月份,便是这斗花斗草的时候。
nbsp也是每年到了这时候,便是这洛阳城中的牡丹花,以及各色各样的花卉的价格疯狂地飙升的时候。
nbsp李重却是不用去重金求购什么牡丹。
nbsp主要的话……
nbsp宫里这后花园,这牡丹种得到处都是。
nbsp摘上一朵,直接放到长孙晴的头上。
nbsp就光是这么看着对方的美颜,就感觉心中心满意足,而且能延年益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bsp不过李重还是要叹上一口气。
nbsp“唉~”
nbsp长孙晴便问道:“陛下怎么叹气,难道是妾今日打扮得不好看?”
nbsp李重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这才回她道:“不是,是朕好像已经把国家治理得特别好,几乎已经没什么可以再去改进的地方了,朕是为没有了目标而叹气。”
nbsp长孙晴就没见过这么自恋的。
nbsp笑着道:“这难道不是好事?”
nbsp李重:“国家好了,确实是好事,但是,朕就没有了事情可以做了啊。”
nbsp长孙晴便又道;“那不是还有辽国跟交趾国嘛,前几日,妾不还听陛下说,辽国跟交趾国,似乎是串通一起,想要把橡胶的价格给提升上去。”
nbsp李重:“是有这样的事,这两国,想要卡朕的脖子。大概是听说朕在大食开采石油赚钱了,眼红了,又知道接下来朕要发展汽车工业,需要大量的橡胶,便打起了提价的主意。”
nbsp长孙晴:“那这事陛下解决了没有?”
nbsp李重:“还没。”
nbsp长孙晴:“那陛下你还说,没事可做。”
nbsp李重:“这种小事,还不值得朕亲自出手去做,而且……卡脖子这种事情,永远都会有,除非,是要这天下全都属于朕的。”
nbsp长孙晴由于知道这天下要想全都归大唐,那就得打仗。
nbsp此时……
nbsp也不由得谨慎了起来。
nbsp并没有跟李重说,那陛下你可以去打仗。
nbsp正当她在思考着这个的时候,李重也是继续道:“既然他们卡我们脖子,那我们就自己种。或者是干脆直接自己去美洲运。他们卡不了多久。”
nbsp之后……
nbsp李重便又叹了一口气,然后道:“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没意思。”
nbsp长孙晴也是以无奈的,满含爱意的眼神看着李重……
nbsp得!
nbsp这样的事,原来在他看来,就只是些鸡毛蒜皮的事。
nbsp不过……难道不是么?
nbsp这不就是讨价还价,鸡毛蒜皮的小事,在李重看来。
nbsp如果这两国敢公开向大唐宣战,那李重说不定反倒是会看得起他们,会认为这是一件大事。
nbsp但估计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应该都很难有这样的机会了。
nbsp此时的辽国跟交趾国,李重以为,就有点像是后世的印度。
nbsp贫富差距,应该说,绝对不小。
nbsp但即便是如此,由于已经是进入到了大航海以及是工业化的社会,这也就导致了。
nbsp即便是两国目前的贫富差距确实是有点悬殊,可百姓至少也都还能活得下去。
nbsp再不济……
nbsp如果在国内活不下去,那就去开发美洲,去开发东南亚嘛。
nbsp当然!
nbsp在未来十年,二十年之内,可能这两国都不会出任何的问题。
nbsp但如果是再过一百年,甚至是二百年以后,那李重觉得……
nbsp这就有点不好说了。
nbsp因为他们跟大唐不一样,他们没有李家。
nbsp他们的上层贵族只知道剥削百姓,却不知,也应该要善待百姓。
nbsp等什么时候百姓觉得过不下去了。
nbsp那这两国的动乱,估计也就要开始了。
nbsp首先……
nbsp应该会是一场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农民起义。
nbsp而这一场农民起义,说不定会发生在这两国的海外。
nbsp发生在他们控制薄弱的地方。
nbsp然后……
nbsp便是与美国从英国的控制中独立一样,这些海外的地方,开始纷纷脱离两国的控制。
nbsp就拿美国跟英国来说,美国就花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然后从英国的控制中独立。
nbsp当然!
nbsp李重以为,以东方人如绵羊般温顺的性格,也没有经过文化复兴的洗礼,应该说,可能会更加地慢一些。
nbsp说不定拖到二百年,三百年,甚至是四百年以后都有可能。
nbsp最后……
nbsp表现形式上,估计也有点不一样。
nbsp美国会独立,然后自己用更先进的制度来建国。
nbsp而从辽国跟交趾国分裂出去的这些国家,比如说美洲,比如说澳大利亚,他们可能不会独立地建国,准确地说,是在国家的制度上,并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nbsp但是一定会有割据势力!
nbsp而且是能跟宗主国叫板的割据势力。
nbsp所以……
nbsp这战争的前期,一定是辽国跟交趾国平叛、收复国土。
nbsp当然了!
nbsp这其实也不太好说。
nbsp还有另外一种可能性很低,但不能说完全没有的可能,那就是因为互相卡脖子,然后卡急眼了,最后说不定就打起来了。
nbsp事实上……
nbsp这样的可能性也不是说完全没有的。
nbsp只不过……
nbsp都这么久都没有打过仗了,李重估计,他们会选择以打仗的方式来争取自己的利益这样的可能性,还是有点低。
nbsp这其实也要看大唐的微操。
nbsp大唐也不能剥削两国,剥削得太狠。
nbsp你就比如说……
nbsp卖大量的汽车到两国,然后疯狂地掠夺两国的财富。
nbsp这肯定是不行的。
nbsp这只会让两国眼红,然后合起来一起对付大唐。
nbsp不过……李重研究汽车,这还真不是为了卖给他们。
nbsp李重研究汽车,是为了让大唐百姓能过上更好、更舒适、更方便的生活。
nbsp而不是为了赚钱。
nbsp他跟那些但凡能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就敢铤而走险,要被民众挂在路灯上的资本家还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
nbsp若是资本家,那估计不用五十年,这辽国跟交趾国说不定就对大唐宣战了。
nbsp他们肯定会喊口号,要打倒大唐,打倒大唐这个只会赚走他们百姓的血汗钱的宗主国。
nbsp最后……
nbsp李重不由得想得有些出神,如果自己要想尽快地统一全球,那这样的作死的行为,似乎也不是不能做。
nbsp但就算是真的把这两个地方给打下来了,要想真正统治下来,似乎也没那么容易。
nbsp因为你这样的做法是资本家,不得民心的资本家。
nbsp打下一个国家很容易,真正难的,却是如何去治理一个国家。
nbsp当然!
nbsp你也可以像大清一样,我管你得不得民心,反正,只要笼络住上层的官员就行了。
nbsp所以……
nbsp自己该如何选?
nbsp是相信后人的智慧呢。
nbsp还是说……
nbsp不给后世子孙留下烦忧?
nbsp登基的第六年。
nbsp李重的眼光依旧是那么地长远。
喜欢。
第六百九十四章 眼光依旧是那么地长远[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