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16章 莱茵兰回归[1/2页]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谷歌中文网]https://m.gugezw.com最快更新!无广告!

    1930年11月7日凌晨,19个步兵营和12个炮兵连的德军官兵在黑暗中排好了行军队形。

    脚下的道路通向莱茵兰——自1925年以来德国武装力量从未踏足的地区。

    塔读小说更多优质免费小说,无广告在线免

    11月2日国防军总司令斯特拉瑟秘密下达了代号“训练”的命令之后,约1万德军陆续按照之前的预案在此地集结。

    此刻,全副武装的他们随时准备迈出右腿向莱茵兰进军,所需要的就是来自柏林的命令。

    回到1930年3月。

    出于对德国毁约扩军的忧虑,法国朝野普遍催促外交部长的赖伐尔重启《法波互助条约》的谈判。

    华沙同样采取了相应的措施。

    1930年4月,波兰外交官利普斯基赴日内瓦与赖伐尔会面。

    经过一个月的反复磋商,5月2日,法波双方正式签署《法波互助条约》(尚待法国议会批准)。

    条约规定,法国或波兰“成为任何一个欧洲国家无端侵略的对象时”,两国保证“立即进行相互支援与协助

    5月16日,波兰与捷克斯洛伐克在布拉格签署《波捷互助条约》,规定了两国在面临军事威胁时的共同防御义务。

    同样是在5月2日,国防军陆军统帅部开始秘密拟定代号“训练”的进军莱茵兰的方案。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5月21日,斯特拉瑟发表演讲攻击法国“将共产主义引进欧洲舞台”,并宣称此举与洛迦诺公约所规定的义务不符。

    这事实上为自己即将违背《洛迦诺公约》提供一定的法律依据。

    整个1930年下半年,斯特拉瑟都在等待机会。

    在此期间,欧洲局势发生了重大变化。

    西方媒体所大肆渲染的法意三国反德国扩军的“斯特雷扎阵线”由于1930年10月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而趋于瓦解,德国在埃塞俄比亚战争中对意大利的援助也使罗马和柏林进一步走近。

    极右翼法西斯组织“火十字团”的猖獗以及左翼“人**线”运动的发展使得法国政局动荡,对履行集体安全义务显得力不从心。

    然而对德国重新崛起的恐惧暂时性压倒了内部的纷争:

    1930年6月27日,法国议会以353票对164票的多数批准《法波互助条约》,法苏军事合作关系正式达成。

&

第216章 莱茵兰回归[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