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穿成太后只想咸鱼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35章 盛鼎元年[1/2页]

    何况,自从能迟一点起床,不用天不亮就洗漱出门,精神头都更足了。

    自从不必天不亮就受冷风吹,一个个都没那么沧桑了,越来越容光焕发。

    朝廷上下的精神面貌明显不同。

    推迟区区一个时辰,竟然有这么大的变化。

    柳芸看来,一个时辰就是两个小时,其实不短了。

    之所以那么早上朝,那是因为前朝就如此,前前朝也亦然。

    后面的若不那么早,好像就显得不够勤奋,不够英明,容易遭遇名誉危机。

    当然,最初为何这么早已经不可考,估计又是苦其心志之类的套路吧!

    在柳芸看来,现在是没有必要的。

    她不需要腾出时间安抚后宫,开枝散叶,与嫔妃风花雪月,所以有大把的时间处理政事儿。

    早上九点上朝,足够文武百官述说政事儿了。

    基本上都能赶着回去吃晌午。

    其他时间还能单独求见,没有任何冲突。

    有时候也无事,刚刚上朝就可以退了,时间还早得很呢!

    第二件事,柳芸将批阅奏折的事情下放给了丞相,御史大夫和六部。

    下面呈上来的奏折,先分清楚是不是属于六部职能范围。

    若是,就直接送去给六部尚书处理。

    若是不确定分属,就送到丞相手里,联合御史大夫先决定分管人员,一步步处理。

    要是遇上这样都没法解决的大事儿,才呈给柳芸决断。

    并且严格规定那什么卖弄文字,毫无正事,只知道恭请圣安,询问太后日安的折子绝不能再出现

    不然太后见一次,发落一次,浪费资源,闲得发慌就到偏远地区去好好搞建设。

    因为这事,文武百官越发了解太后有多实干了。

    以前再英明神武的皇帝,也没有这般要求的,连人家写什么奏折都要规定。

    柳芸知道这些人的想法,暗中将白眼翻出了天际。

    合着浪费的不是他们的时间吗?

    她就算扫一遍,替皇帝写个“朕安”也要费精力费墨汁不是?

    最重要的是,读几十年圣贤书,每天变着法拍马屁有什么用?

    有空干点实事儿不香吗?

    当然,她这么做就等于下放了不少权利,至少六部的决定权多了。

    若非她有技能,有锦衣卫盯着,还收服了六部尚书,这么做肯定是不明智的

    反正,也别指望旁的皇帝能这么信任属下,这么舍得分割权利。

    六部中,户部尚书是她的人,工部早就学乖了,刑部是小迷弟。

    兵部尚书因为御驾亲征的战事被折服了。

    剩下吏部尚书被同化得差不多了,礼部想搞事儿也是孤掌难鸣,自然而然只有加入忠心耿耿办事的行列。

    否则,太后随时都可能换掉他。

    沈丞相不用说,早就成了太后派的代表人物。

    御史大夫原本是那个重生姚妃的父亲,被小皇帝发落后再提拔了个有才华的新人。

    可小皇帝并不知道,他提拔的这位严肃刚正的御史,实则是柳芸用之前得到的治国能臣的线索找出来的几位人才之一。

    所以说,这样的人都不放心,她还是趁早做个清闲的太后比较合适,还能管啥啊,就不怕把自己给累死?

    这么一分,关于奏折瞬间少了十分之一,每天只剩下十分之一需要柳芸处理,顿时轻松了许多。

    十五过后,静良妃就离开皇宫去了善尼寺。

    不出几日就“伤心过度”跟随先皇去了。

    文武百官:“……”

第835章 盛鼎元年[1/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