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33章:长生门[2/2页]
而感悟心境,提升道行,最好的法子,当然就是学习一门思想。
道法,佛法,乃至于儒学,都可以。
儒学出世,在这方面,效果呢,倒是比不上道佛两家。
也正因此,武道大派,大多是都是道佛两家。
对于这些武道大派来讲,他们所修炼的那些道法和佛法,绝对不是在那里白白念经,而是支撑他们修为的根基。
所以,道法和佛法,无论如何,也是不可以放弃的,不但不能放弃,而且,还要一直作为重点来学习。
至少,学习道法和佛法的时间,不能比学习武道的时间少。
甚而至于,这些大派,还要专门养着一批,专门研究道法和佛法的人。
这些人,在一般的武者们看来,可能完全就是一批神棍,根本就是在骗人。
但是,他们的存在,对于这些武林大派来讲,确确实实,是不可缺少的。
而早期呢,很多道家中人,也正是出自于这些武林大派。
道家中人,道家中人。
这里所说的“道”,其实,是广义上的“道”。
这个“道”,说得更明白一点,其实指的是思想体系。
成体系的思想,那也就是儒释道三家了。
这三家,其实都是修仙界的开创者。
只是狭义上的那个道家,所出的力气,的确要更大上不少。
这也和各自的特点有关系。
对于儒家来说,他们本身就主张积极入世,对于单纯做学问,其实并不特别感兴趣。
而儒家入世的学问,说真的,和天地大道,其实是有不小的隔膜的。
虽然这不是说,儒家学说,就不能参悟天地大道,就不能衍生出修炼之道,但是,却是是要难上不少。
而佛学呢,倒是不像儒家那样主张积极入世。
但他们的学问,却也依然不如道家适合衍生出修炼之道。
只有道家,他们,一开始,就是主张仙道的,一开始,他们就是要成仙。
他们的目的明确。
这也使得,在修仙界的开创进程中,他们才占了主力。
当然了,话也说回来。
虽然说,儒释道三家的武林门派,对于早期修仙界的产生,贡献真的很大,研究天地大道的那批人,也是正是儒释道三家的武林门派所养着的。
可是呢,真正,由武道门派,转型成为仙道门派的势力,却也没有几个。
毕竟,对于那些武道门派的执掌者来说,他们已经适应了武道。
想要他们再理解仙道,这个,的确是太过强人所难了。
但是,长生门,这个武道门派,却是一个例外。
这个门派,是真的从一个武道门派,成功的,转型成为了一个仙道门派。
是的,整个门派都转型成功了。
这,也真的让人十分不解。
修仙界中,也不是没有人研究过。
对此修士们也是各执一词。
但大家都公认的一点是,长生门,它是一个精英门派。
精英门派,跟那些广收门徒的门派可不一样。
他们一代,也就只有那么寥寥几个人而已。
整个门派,算起来,也没有几个人。
他们的收徒标准非常的严苛。
能满足他们的收徒标准的人,真的没有几个。
也因此,他们对于弟子,则是倾其所有的培养。
走的,完全是精英化路线。
这种路线,在武林中,不少势力,其实都尝试着走过。
但是,武林经过漫长的发展,这种路线,其实是越来越不被待见的。
毕竟,一个势力,你想要发展,首先,最需要的是什么?
资源?土地?
是,这些都是必须的。
但是,首先,要有人啊!
并且,人的数量,是不能少的。
人数量不够,能干成什么?
就比如说,武林中,争斗那么多次,都说了,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
总之,伤亡,那简直是家常便饭,完全不足为奇。
在这种情况下,精英门派的传承,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就算精英门派,真的能保证,每一代都招收上来好苗子,并且,倾尽全力的加以培养。
可是,既然要在武林混,能保证,不出现伤亡?
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人少,真的出现伤亡,门派传承,就有可能断绝。
这可不是小事。
就算门派传承不断绝,每一代,都不出现大的伤亡,但即便如此,门派想要发展壮大,却也很艰难,比那些广收门徒的大派,要更艰难。
所以,出于将门派发展壮大,让门派更高的存续的考虑,武林中,走精英路线的门派,是越来越少。
精英门派,能生存很长时间的,也没有几个。
而长生门,则是其中之一了。
每一代,就那么几个人,他们,却能够一直在武林中,享有一定的地位,占据相当大份额的资源,他们,当然也是有些压箱底的本事的……
第0733章:长生门[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