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想娶女帝不正常吗? 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1章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为谁做官[2/2页]

    这位礼部尚书是张跃下台以后新任的礼部尚书,同时也是长孙明举荐过来的官员,可从这两个孙儿口中,他已经知道长孙明这个丞相心怀异心。

    赵邈这位被长孙明举荐上来的礼部尚书,就要让正英帝为之思量一番了。

    “让他进来。”正英帝轻描淡写地说道,不过眉宇间的神色却是认真无比。

    没有多时,一个长须,鬓角已有白发初现的中年男人走入殿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礼部尚书赵邈叩见吾皇。”赵邈露出一幅老实憨厚的直臣模样。

    正英帝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案牍上的木质桌面,发出极有律动的声响,然后不动声色地拿起一壶茶,轻轻抿了一口。

    过了些许时间,他淡淡开口道:“爱卿平身吧,这才几时啊?你就急着来见朕了。”

    “你...是有什么要事吗?”正英帝瞥了一眼问道。

    赵邈站起身来,微微拱手。

    “臣听闻陛下对抗倭的主将徐起昌略有不满,似有另行差遣的意思,臣恳请陛下三思。”赵邈说到这里停下,酝酿了一下语言组织,再次开口说道:“临阵换将,对战事并无益处,今日无早朝,于是,老臣便擅作主张,动身入宫向陛下说道说道。”

    “凭你一个人,说得动朕吗?”正英帝冷笑一声说道:“朕去年就命徐起昌去南方抗倭,时至今日,已有三月之久,莫说是捷报,哪怕是一个大败而归,听个响儿,朕也不会想着换了他。”

    “可现在呢?他徐起昌除掉倭寇保一方太平了吗?”

    “他没有,朕要换掉他,又有什么过错?”

    赵邈低下头来,叹了一声道:“是老臣妄谈国事了,只是如此军事重机,臣是怕贸然换了人,贼寇攻来,江浙不保啊,徐起昌固然没有立功,可他也没有大的过失,留他驻扎,虽然剿灭不了这些倭寇,但是也能护得百姓周全。”

    “哼,朕就告诉你吧,朕要用的人,你推不倒,朕不用的人,你也保不了。”正英帝眯着眼睛道:“朕觉得他做的不好,这是朕要换他的理由。”

    “你...是说不动的。”

    话说到这里,赵邈也不敢硬着头皮出头了。

    而正英帝却也没有停下‘对峙’的意思,话锋一转,他又道:“爱卿是丞相所举荐的人吧?”

    “是。”赵邈点头道。

    “你的心里,是不是很感激他的举荐之恩?”正英帝又问。

    赵邈已是满头大汗,他不知道陛下说这话的想法是什么,更不知道陛下心里想着的是什么,身为新上任的礼部尚书,他心里是想要争取一个表现的机会,来把握住这个升官的时运。

    但如今看来,这次表现,不仅没有表现好,反而是把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他顿了顿,犹豫着说道:“举荐是知遇之恩,臣懂得忠君报国,懂得知恩图报,当然是心存谢意。”

    “你的意思是...你要谢的人是丞相?”正英帝忽然哈哈大笑道:“你年岁已高,五十岁才坐到这个位置,朕体谅你。”

    “可你不要忘了,你做的是大晟朝的官,做的不是长孙明的官,他举荐的人是你,可让你坐上这个位置的人...是朕呐...”

    正英帝意味深长地看了赵邈一眼。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为谁做官。”

    话说到这里。

    赵邈浑身上下的汗毛已经悚然而立,他不再有半点的迟疑,双膝结结实实地跪了下来,朝着地面狠狠地磕起了头颅。

    只见一点血色般的红晕出现在了他的额头,可他却丝毫不敢说其他的话语。

    当他再次看向正英帝的时候,额头上的鲜血已经是慢慢地溢了出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老臣当然是大晟朝的臣。”

    正英帝听到这句话,依然是面不改色的模样,“朕其实也是一个护犊子的人,但也不是什么人,朕都护着。”

    “朕要护,只护那些懂得为国家做事的犊子,懂得脚踏实地替朕分忧的犊子。”

    “长孙丞相过去这几年,他这个丞相做得不错,朕才会护着他,可这些年来,他又不知道分寸了,所以朕现在有点不喜欢他了。”

    “赵大人,你上了年纪,是五十多岁的人了,再进一步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了,可是呢,这丞相的位置已经有人坐了。”

    “你想要更进一步,权倾天下,也得让当宰相的那位...把位置让出来给你才行。”

    “朕是一个赏罚分明的人,朕也有眼睛。”

    “朕看着呢,谁是真心为江山好的,谁是虚情假意的。”

    “爱卿有这个才干,能帮朕解忧排难,朕换了长孙明,让你当这个丞相,又有何不可呢?”

    好狠!

    苏为英暗叹一声,给皇爷爷指出内奸,这直接是拿捏了啊,光是这么一手策反,就够长孙明折腾一阵子了吧?

    而且长孙明再有能耐,他也想不到自己亲自举荐上来的人,会是一个二五仔。

    皇爷爷这一手心理上的拿捏太准了,逻辑上也几乎是无懈可击,因为长孙明再怎么去举荐别人,只要皇爷爷不录用,那就一直用不上。

    何况再大的靠山能比皇爷爷这个靠山更大?

    长孙明和皇帝,选谁当自己的靠山一目了然?

    再加上皇爷爷把利害关系说的那么清楚,正如他所言,长孙明在丞相这个位置上,这赵邈一辈子就没机会当丞相。

    除非把长孙明拉下马。

    若是没有皇帝的支持,赵邈肯定不敢有这种想法,但是皇爷爷这次偏偏还给了赵邈一次遐想的空间。

    这是一步一步的话术圈套,等着你陷进去。

    而且还是甜蜜的圈套,让你知道这里是个套,还能心甘情愿钻进去的那种。

    在知己知彼的情况下,这种暗桩丢在长孙明那边,若是长孙明没想明白这人是个隐藏祸患,相当于皇爷爷能一直知道长孙明这边的真实情况,还能时不时让这个姓赵的捅一下刀,扯一下后腿。

    有句话说的好。

    你可以在无数次的交手上赢过我。

    甚至能让你在无关紧要的胜负上赢满一百次。

    但是!

    只要让我们赢得了最重要的一次胜利,那么你就完蛋了。

    苏为英感觉这次他和灵然主动联系皇爷爷。

    促成爷孙合作。

    绝对是一步妙手。

    至少在开局就能为大晟王朝解决很多问题,还可以给下一任接替位置的皇帝准备一个很好的江山社稷来扩充大晟王朝的发展空间。

    只要咱爹不要把自己的命不当命。

    好好珍惜自己的小命。

    那么,所有的事情都在往好的方向走。

    而在殿内。

    听到正英帝把话说的那么明白的赵邈。

    没有丝毫的迟疑,再次低下了头颅,对着正英帝重重地磕了一个响头。

    “臣叩谢陛下隆恩。”

    “此生必肝脑涂地,报效朝廷皇恩!”

    .....

    .....

    .....

第361章 你要想清楚了,你到底是在为谁做官[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