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4章 矿源融合[2/2页]
到了平台第三层,那才是三煞城管理层办公室。而想要到达第三层,一、二层内是办不到的。因为,去往第三层,需要先登上外围的城墙。然后,才能通过短距离传送阵,进入第三层的内部。同样的,出来的方式也这个。除此之外,都会触发平台的警报。
届时,全城的安保措施,也将会马上进行定位。而对于三煞城的安防问题,一行人可不打算只用阵法。因为,这种方式实在太单一了。所以,阵法和科技手段,必须要结合使用。这样一来,才能更好的迷惑敌人。同样的,详细的安排,现在是肯定做不了的。
但是,这平台规模,现在倒也可以确定下来。毕竟,首轮的矿脉衍伸,那是有极限的。在矿道完善起来之前,聂丞琮可不打算快速扩张。再说,想要继续衍伸,至少也要等平台一层建完。然后,再有规划的逐步衍伸。
如此安排,除了这一点外,还有支脉的分布和凝聚工作。之前也说过了,三煞城的阵法,需要依靠这些支脉。所以,支脉的凝聚情况,就直接影响了阵法的布置。而现在,倒是可以先把城墙建好。只是,在地下暗河上建城墙,这似乎有些强人所难。
毕竟,这地区可不仅仅是沙漠。即使矿脉的承载,地质松软却是无法改变的。并且,就算是矿脉足以承载,也显然不能只靠这一点。要不然,一旦矿脉发生什么意外。整座三煞城,都会在顷刻间消失。再说,让矿脉承载城池,也需要过渡的载体。
而这种过渡的载体,必然也是需要阵法的加持。对此,根据初步的地质检测报告发现,该区域的地质属性偏火。虽然,水、土双属性能量,都有极大的环境加持作用。但事实上,影响最深的能量,依然还是火属性能量。为此,阵法属性的选择,应该以金、木为主。
于此,承载城池的是矿脉,金属性能量肯定是够的。所以,最麻烦的则是木属性能量。在这种环境下,想要催生转化木属性能量,那还真不是简单的事情。因为,这边的火属性能量,是仅次于火源山脉的存在。比起熔岩沼泽和火山群禁地,也稍微浓郁一些。
可就是因为,这里有地下河。不仅起到降温的作用,还让表层的地质,消化吸收了一部分。所以,地下暗河这边虽然也危险。但是,其危险度也相当有限。更危险的,还是盘踞于此的沙盗。因此,城墙的布置,可就不能只是城墙。
不得不说,单单是城墙的安排,就讨论了好几个小时。其中的安排内容,就包括科技的安保措施,以及阵法和人员的安排。对此,范功侥是主张,以阵法为主的布置。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城墙不用搭载,太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这样一来,可以极大的提高城墙的强度。
而这么一来,对于矿脉的压力,却会因此提升不少。对此,聂丞琮也简单计算过。最后发现,这个方案不能持久。若是只有一、两个星期,那自然问题不大。可要是一、两个月,矿脉的能量就会被过度消耗。最重要的是,这种过度消耗是不可逆的。
为此,这种手段,就只能以底牌的形式存在。只是,范功侥有一点,却也没有说错。那就是,过多的科技装配,确实会加重城墙的负荷。这种消耗虽然可以恢复,但时间久了后,同样会有不可逆的消耗。为此,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似乎就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就是另外搭建一套体系,消耗的能量与矿脉无关。但这种办法,却会消耗更多的资源。其二,就是找到一个,最合理可行的平衡点。但问题是,这样的平衡点,很有可能是不存在的。又或者说,是这里做不到的。如此的两个方案,显然都是差强人意的。
可说真的,这些问题的一切根源,还是矿脉的强度不够。为此,提升矿脉强度和质量,似乎变得相当必要。只是,那新的先天矿源,是否也快要到达极限了。而为了让其,有足够的回转空间,自然是不能去到尽的。那也就是说,建立多个矿脉体系,似乎也很有必要。但是,融合矿源之间,自身都已经完全稳定。勉强放在一个体系内,那显然也是不行。所以,平台独立使用,目前这个矿脉体系是必然的。而分布在城区的矿脉体系,显然就要重新安排了。
未完待续!
第1824章 矿源融合[2/2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